众所周知,语文学科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而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以及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加强现代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等四方面的要求无论是对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还是对语文教师业务的提升和修养,都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语文教师如何面对这种挑战以及如何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在我看来,应该注重“导”的艺术。“导”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它包括“导向”“诱导”“指导”和“引导”四点。
切实注意教学的导向,明确课程理念和语文精神
教学的导向对于语文教师非常重要。教师只有明确了课程理念和语文精神,才能做到教学有的放矢,教学富有成效。
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文化性、审美性、思想性、人格性和社会性。从教材的内容看,涉及到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课不仅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语文精神。“语文精神”是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人文,是心灵的感动和思想的震撼。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与未来的追求,对自然与人生的关怀。如果学生奠定了语文“精神底子”,就如钱理群先生所说,“以后无论遇到了什么艰难曲折,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的、精神的危机,能够从容应对,坚守住基本的精神防线,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不至于在精神上被压垮。”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势,多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把他们放回到博大精深、浩淼无边的文学汪洋中,让他们自由地遨游,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而教师只需做一名舵手,或一名同伴,给学生一个方向、场景、气氛,努力开发他们的多元智能;甚至做一个聆听者、交流者甚至学习者,参与到学生学习中去。这样,在一种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中,让学生找回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态度,让他们在课堂里尽情地交流、探讨,享受思想碰撞时美妙的火花。
积极进行教学的诱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如今的学生知识面广、思维活跃、个性突出。为了顺应时代特点、课程要求与实现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语文教师应热爱学生,宽容学生,努力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人格完全平等,才能开展富于爱心的交流,才能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问题诱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情感、动机和方法。这种诱导应该兼画画、演戏、作诗、奏乐的诀窍:言简意赅,给学生留点思考的余地;不越俎代庖,给学生一点自己动手的机会;引而不发,激励学生的首创精神,再加上生动形象,引起学生浓厚兴趣。这样,学生有了疑问,才会有思考、发现和创造。
如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方面,教师可以给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创造各自成功的机会,让他们获得感知、行动和发展的空间;尽可能多地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捕捉他们身上表现的智慧和潜在的智慧,诱导他们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丰富他们的思维品质并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增加文化积淀、提升文化品位时,教师可以渗透“知识用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发展和创造”的理念,一方面通过自身读写示范诱导,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极推荐优秀作品、读物,组织学生骨干力量进行专题读书交流活动。
耐心指导学生进行求异,拓宽学生的学习方式
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珍视和尊重这种“独特性”和“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教师应视它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够得到完全和自由的发展。叶圣陶先生说,“在教育来学的人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造。”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并耐心指导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探究热情,培养他们做到“三个不”和“四个敢于”,即不从众、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否认教材、敢于否认古人和名人、敢于否认自我和同伴、敢于否认教师。让学生大胆挣脱思想的羁绊,敢于标新立异,主动灵活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设计能拓宽学生思维的问题,鼓励学生:“换个角度想想,还有不同的看法吗?”这样,让学生在理解课文时能够从多个角度入手,变换思路,灵活思考,从而更加全面而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当然,在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方面,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和一味性学习很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精神,也不符合课改理念,更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因此,语文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完全可以实施“大语文教育”模式,带领学生到电子阅览室去上课,可以借助高校优秀师资来校讲学,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到生活中去体验学习,到社会中去作专题调查研究等等。这种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求异的思维和提升思维的品质。
巧妙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师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对学生想像力的培养。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典范作品为学生提供了很好、很多的想象思维的机会,只要教师用心、敏锐并且善于捕捉最佳时机。如在古典作品中大量的“送别诗”中往往会出现许多自然界的意象,通过教师说明“月”“柳”“草”“雨”等特定含义,让学生多理解和诵读,通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张开想象的翅膀,进入作者营造的意境与氛围中去,从而体验到一种美感。还有短篇小说中的结尾处,往往是作者匠心之所在,教师就可以巧妙引导学生大胆而合理的想象,让他们在想象中能够培养各种创新思维。
除此,在日常生活中,诸如一片树叶、一阵风、一场雨、一个眼神甚至一条线、一段话、一次比赛,都可以引发教师的注意力。只要抓住时机,巧妙引导学生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学生的思维一定能够得到很好地激发,智力水平也会得到相应地提高。如果教师平时能够做生活的有心人和教学的有心人,坚持为学生引导、提供和创设想象思维的机会,那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体验生活的乐趣、学习的乐趣和思维的乐趣就不是一句空话,不是一个梦想。
面对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带来的巨大挑战,语文教师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这种理念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努力注重“导”的艺术。语文教师要不断地自加压力、自定目标、自强不息,除了每学年要有一定的阅读量、背诵量和写作量,还能够熟练地独立处理教材并且潜心去开发校本课程等。唯有如此,方有可能真正达到与学生的共鸣,达到能出入自如、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语文教学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
2.吴心田《谈语文教育的六个新理念》,《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年第8期。
3.步根海《让语文课程适应学生的发展》,《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年8期。
4.郑逸农《找回失落的语文精神》,《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年第8期。
5.王新莉《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谈学习方式的转变》。
6.叶永刚《应用新课程理念,发展创新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