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玩了一周时间,大家都有点想家了,一大早,大巴车就把我们送到机场了。
成都的机场挺大,我发现在机场里换登机牌,拖运行李都是需要自助的。 带队导游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自助办理登机前的手续。 我们在规定的位置开始排队,我想自助确实有点麻烦,不如直接找一个有人的地方,所以,看到前面有一个服务人员在帮着旅客办理托运手续的时候,我就排在了这个队伍后面。结果排到我的时候,服务人员问我打印行李条了吗?如果没打印,就请回去到自助机上打小票。 其实,我刚才排队的时候,看到打行李条儿的自助机了,但是没有想到需要自己来操作。无奈,我又转回去,开始研究怎么打行李条。排在我后面的小朋友和我女儿已经混得很熟了,她是由姥姥带着过来玩的。姥姥看到我这里没通过,就跟在我后边,希望我帮她一块儿操作,我说没有问题。
其实,在自助机上打印行李条还是很简单的,只要放上身份证,其他的按下一步,继续下一步操作就可以了。只有在一个地方,我有点犹豫,就是同行人员,我当时选择了女儿的名字,然后把行李共享到一个人身上了。我打好行李条很熟练的绑到自己的行李上,因为当我打出行李条的时候,我已经回忆起从欧洲回来的时候,这些事情也是全自助操作的,只是当时有好多同事互相帮忙,自己操心的地方不多,所以被我遗忘了。而且在国外是用的护照,那时候护照翻到的页面不对也是没有用的。现在我都已经忘记是在最后一页,还是签证那一页了。在国内就很方便了,用身份证很容易操作。我整理完就开始帮小朋友的姥姥操作, 操作的过程中小朋友年龄太小,就没有办理身份证,是用户口本开操作,可是这个自助机对户口本不那么友好。我没有研究明白,于是就从户口本上把身份证号输进去,其实这样也行。这个时候有个服务人员来这里帮助我们,一看操作就说不用选同行人员,一个行李就在一个人身上就可以了。导游这个时候也过来,帮忙把打出来的行李条粘到了姥姥行李的侧面。其实,这个热心的帮助给后面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为我粘自己行李条的时候,习惯性的粘到上面的位置。所以托运行李的时候很方便的就成功了,但姥姥这个行李怎么操作都不成功。后来服务人员过来,才发现粘到侧面不容易被机器扫描到条码,所以行李不容易通过,下次粘在行李最上面就很可以。而且在服务人员过来帮忙的时候,发现我的行李条竟然打出来了没有拿,幸好我在帮助别人操作没有离开。这个行李条儿在打印出来是需要贴到我的机票上的,因为自助操作让自己忙得晕头转向,竟然把这个小条忘了。
机场的自助,如果熟悉的话还是很方便的,但对于老年人或者不熟悉操作的人来说,还是比较麻烦的。
我们这一组算是比较快的,通过安检后等了很久才发现其他的同行人员。问了他们原因才知道,好多没有自助成功又去人工柜台排队了,因为不会操作自助的人太多了,所以排队的人也多,以至于来的这么晚。
说起来机场办理自助,也是一种智能化,高科技的体现。国外许多机场也是自助的,说明这是一种趋势,有一些不用人工的地方,能减则减。但这还没有在全国形成统一,所以在出行旅游的时候,偶然碰到这种自助办理的许多人还是有点儿应付不过来。而且我认为服务人员应该站在打行李条的位置帮助大家,因为只要行李条粘好了,到后边办理托运行李并不困难。现实情况是他们大部分站在托运行李的地方帮助大家操作,而我们这些排队过去的人发现没打行李条还要回去到自助机上返工,需要重新排队托运行李,这其实就是许多人接触新事物不熟悉而造成的混乱。机场管理人员应该针对这种问题略作调整,就会解决拥堵和旅客的烦躁心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