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去参观巴奴在河南的中央厨房,还是能感受到做供应链的不容易。
每一个想法变成现实,中间要经历的曲折实在是太多了。
我自己也做过饭店,并不成功,后来还是依托于餐饮做了一些其他的事情,算是也在餐饮行业扎了根。
我并不想说做供应链多难,也不想分享巴奴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有多精彩,因为这些已经在得到APP上专门有一门课程来讲述。
十分的精彩,推荐大家去听一听。
昨天去跟一个设计将近20年的朋友聊天,她提到,她们公司这么20年,一直都是在默默的接单子,做事情,居然从来没有做过推广,所有的客户都是转介绍。
这一方面是太忙了,另一方面是内心从来没有这个想法。
这次疫情,很多靠营销推广,线下拜访获取单子的同行举步维艰,而她们今年反而过的很舒服,甚至还因为做不了推出去了几个大单。
我的感觉也是这样,把物力精力投放到供应链上,比投放在其他地方好多了。
对比供应链的投放,另外一端就是营销,不少公司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到招商加盟上面。
大前年,我去青岛,跟一个年营业额大概四五亿的餐饮老板聊,这个规模也肯厉害了。
他们老板说,我们的模式就是先开起来一家店,把它弄的很火爆,然后就大力的互联网上投放广告,招商加盟。
招聘一批漂亮的小姐姐当销售,提升转化率。
当然,这很快带来的就是利润,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的客诉问题。
总部和加盟商不断的博弈,导致一个品牌很快的就没落了。
他们采取的策略就是一个品牌倒了,就立刻开始另外一个品牌,多品牌战略。
不断的营销,不断的开拓新的品牌,也积累了几个不错的品牌在市面上留存。
相比做供应链,这种生存模式,相对就弱了很多,因为产品永远才是第一位的。
记得我老家有一家炒鸡店,做了有五六年,生意一直很火,经常排队都排到大路上。
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去吃饭,感觉到味道不对,当时也没有说什么,但是内心已经给他打了否定票。
又过了几个月,发现老板在转让饭店,我进去跟老板聊了聊,他问我为什么这段时间买来。
我说了实话。
他说,那次停电,冰箱里有100多只鸡,可能存在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他至少卖出去了100份臭鸡。
换位思考一下,一万多块钱呢,谁舍得扔呢?
在朋友圈经常有人讨论,世界上最干净卫生的饭店是哪一家。
最干净的厨房是麦当劳肯德基,其他的餐企跟他们根本不是一个级别上的。
有人说是私人厨房,私人烘焙,其实自己在家做饭,很多工序都不标准,一把刀切了凉菜切熟菜,一只手拿了鸡蛋拿面粉。
就这样的操作流程,大肠杆菌是百分百的超标。
巴奴是开启一个相对难的生存模式,但是又是最长久稳定的生存模式。
祝愿所有认真做产品的企业,基业长青。
完
2020年6月1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