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害怕和人接触。
究其最根本的原因与其说是自己比较内敛,倒不如说害怕去承受沟通不畅带来的若干风险——沟通不顺畅会导致需要处理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导致沟通双方的形象在彼此内心有所塌陷,更有甚者,很可能会将情绪从处理事情本身转嫁到针对责任人,以至最终引发无休止的撕逼和扯皮——时间成本和情绪管控上都会容易造成很大的消耗和打击。
可那个时候的我即便看到这些,也还是极不情愿去承认的,因为“我骄傲啊”。所以,在职场中一旦遇到沟通不下去的人,总会感到分外焦虑。
我有一个同事就属于那种“左右逢源”的人。他在沟通方面非常有条理,在每做一次沟通之前都会在心里打好腹稿,理清一二三,然后再拟定好“若是沟通最终无法达成一致”的备用方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几乎所有人跟他沟通下来都会大加赞誉,甚至有些部门还曾将他有效沟通的案例做成课题拿出来加以研习。
领导劝我说你得多学着点,我点头说好,其实心里怼出来的却是一万个不服气的“切”。
这领导是老搭档了,知道我的脾性,也知道我的缺陷,我知道他是好意。
他看我仍旧“心高气傲”的样子,自言自语却又意有所指地问我,你知道郭敬明吧?
顿时觉得画风变的太快,一脸懵逼地看着他说,我知道啊,堂堂小四爷。
他说,你看现在网上对他的评价哈,友军(一些作者和导演)和水军都恨不得掘地三尺,把他黑到抑郁恨不得想让他自行了断了去。
毕竟是看着他的书从青春的“罅隙”(没错,这词是我跟四爷学的)里成长起来的,所以聊起这个话题自然滔滔不绝。我说是啊,他的词藻太堆砌,故事矫情,拍的电影也确实一般。
他舒展着自己那种阴谋得逞的脸冲着我笑,是啊,好多值得嫌弃的地啊。可是在文化人的圈子里他无疑是最成功的商人,在商人的圈子里卖弄着一手好文艺,豆瓣评分再低,也抵不住哗哗进腰包的真金白银。
刚准备垂死辩证,他又甩出来一句,是啊,他个子确实是矮,可他的钱就算咱俩叠罗汉站在一起,人家也能把咱埋进去。你也写文章,实在不行,你也整个大IP,把他碾压下去。
紧接着他又说了一句,现在的年轻人啊,眼高手低,明明自己不行,还谜之傲娇地不屑加嫌弃,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自信?
这话说的,我搜肠刮肚似乎还能从价值观太浅薄这些形而上的层面上加以苍白地反驳之外,竟无言以对。
2.
这事儿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处在风口浪尖上的自媒体大师——“咪蒙”。
作为新红利时代的宠儿,我们不会太多关注咪蒙过去做过什么样的努力,受过什么样的委屈,只知道她公众号后台粉丝上千万,一条广告收费六位数起,就连身边的助理月薪都盖过诸多大企业的总监、经理。
再看看她火起来的那些《致low逼》、《致贱人》,满是霸屏的戾气和张牙舞爪的情绪,于是招致谩骂批判铺天盖地——这俨然就是一个暴发户的招摇过市,哪有点“文化人”在“文艺圈”里严肃娇矜、和为文学献身的样子嘛!
可越是骂就越有争议,越有争议就越火地不行,实在是太气,太气!
咪蒙的争议性一直不曾停歇,反倒给“倒咪一族”带来了一些周边延展性的小红利,比如模仿她,比如向她开炮、甚至撕逼。
反倒是有些人赞赏或者力挺了咪蒙而会遭致讽刺和批评:
屎,就是一坨屎,你不能因为有一个人说屎香就对屎趋之若鹜。
记得前段时间看《驴得水》,看到裴魁山为了彰显身份大热天穿貂的场景快给我笑岔了气直呼傻逼。可笑到一半就再也笑不下去,突然就想,若是我突然间多了笔飞来横财,我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展示自己。
韩寒在《杯中窥人》一文中,写过这么一段:
《杂文报》、《文汇报》上诸多揭恶的杂文,读之甚爽,以为作者真是嫉恶如仇。其实不然,要细读,细读以后可以品出作者自身的郁愤--老子怎么就不是个官。倘若这些骂官的人忽得官位,弄不好就和李白一样了,要引官为荣。可惜官位抢手,轮不到这些骂官又想当官的人,所以,他们只好越来越骂官。
这么看来,错不在是屎还是食的问题,错就错在那坨狗屎为何不能砸到自己——一条广告六位数,一年收入上千万,这样的屎砸谁头上,谁不乐意?若是有这机会,算我一份儿,要热乎的。
写到这里,关于《驴得水》的问题,便也有了自己的答案——被高估的从来都不是人性,是自己。
对了,在这得多说一句,上面提到的两位,多少都有点渊源。咪蒙曾在韩寒主办的杂志《独唱团》中发过一篇《好疼的金圣叹》,嬉笑怒骂,光怪陆离。好不好的,我不做评价,值得一看。而且,韩寒这么屌,好像从来没撕过任何一个活得比自己强的人来彰显自己可怜的优越感。
一路生意招待一路主顾,一路宴会款待一路宾朋,我喜欢小黄文和郭德纲您也别嫌弃我粗俗,您喜欢《瓦尔登湖》和听歌剧我也不嫌您装逼。
喜好应当自由,靠嫌弃一个自己与之不具可比性的人来优越自己,真的很滑稽。
3.
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中,在关于《心智力量的差异》一节中,提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
经常有学生向我表示她对目前的专业没兴趣,她真正感兴趣的是某某专业。——正如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这些人不快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正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尽量回避自己的短处:唱歌跑调的人通常不太喜欢与朋友一块儿去 KTV;牌技差的人被朋友叫去补缺的时候往往非常不情愿;不善于与人交往的人通常开会的时候会坐在会场角落……
在这里,他毫不留情地阐述了一个很理性客观,却又是我们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的事实:
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最终没有人喜欢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尽量回避自己的短处。
这又让我想到了以下几个恰好相反的例子:
比如,08年智运会围棋冠军宋容慧反复强调的这么一段话:围棋是我的工作,并不是我最大的爱好;
比如,马云多次在演讲或者接受参访的时候公开表示自己对钱没有概念,且自己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创办了阿里巴巴;
再比如,那个前段时间接受央视采访被问及妻子章泽天(奶茶妹妹)这么漂亮,能不能干的问题时表示自己脸盲的刘强东。
……
当然,可能有人看到了这里,会觉得这些人一个比一个能装B。如果你有这种感觉,那就对了,说明自己目前肚子里那些酸葡萄还没消化干净。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未必真的就是豪情万丈不慕红尘,也可能是“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的尴尬;或许“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只是别人的吹嘘,“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才是李白的本意。
求仕不得便骂仕途晦暗,求爱不成便骂对方瞎了狗眼,这都只不过是种自我安慰。
真正的洒脱和不受羁绊应该是“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和“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境界,这是种没有批判,是物我两相忘的另外一重世界。
跟世界相处,要学会与自己和解,好恶可以当先;跟别人相处,要学会取舍,进步即是合理。有的时候,自己不喜欢或者不屑的事情,大多数是以自己目前的能力确实尚难企及。如果是抱着这样的一种心态去走以后的路难免会处处崎岖,挫折不断,索性不如先埋头当下把自己的短板和弱点加以打磨修炼。
往往不是你想要,有兴趣就一定能得到,能做好。反而是你得到了,且做得好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趣,才能明确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想要这样东西,渐而具备选择的权利。
毕竟,“弃如敝履”和“求而不得”,是两种境界。
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别再硬说不想要了行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