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老师从玩具架旁边过来,双手背在后面笑着问小朋友:“猜猜我拿了什么过来?”
瑞希最喜欢小熊布偶,她说:“小熊。”
壮立的妈妈经常让他猜巧克力他说:“是巧克力!”
劳伦经常跟姐姐玩猜物游戏,她看了看玩具架说:“是小火车。”
吉宁“冷静”地看着老师默不作声。
......
众多人猜得各不相同。
老师又问:“我刚才去了哪里?”
“在教室”“玩具架”“天上”“......”
说啥的都有,也有默不作声的。
老师最后说:“呵呵,我刚从玩具架,机车玩具区过来,你们看看,玩具架机车区少了什么?”
这下很多小孩子都知道了答案,但仍有些小朋友漠然地看着老师。
幼儿园的孩子,接受教育较少,成长主要受家庭影响,他们的答案几乎都很主观,他们的回答受家庭影响巨大。
但对于孩子一生来说,幼儿时期是一个脑电波最为活跃,最有无限发展可能的时期,这一时期培养得当,对其一生大有裨益,同样,培养失当也会贻害一生。
我见过许多幼儿思维活跃、富有创意、灵气十足的孩子,几年后就“泯然众人”了。
很多时候,家庭在管教孩子的“不当行为”“不礼貌行为”“不安全行为”时,同时压制住了孩子的灵气与活力。
在幼儿时期这个时候,不但面临家庭管教的压力,还要适应幼儿园的规矩要求,孩子们会出现几种分类:一是较为敏感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全面收缩”的状态,以避免被批评、指责的遭遇,甚至因为别人被批评而自己也小心翼翼,以至于处处沉默、木然;二是勇敢的孩子则奋起反抗,不断挑衅规则,成为家庭和老师的重点打击对象;三是家庭情商较高的孩子,他们能够觉察到什么时候可以大胆地释放自己,什么时候要收敛一下,迅较快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往往,第二种孩子会被当问题来解决,第一种会被忽视,其实是第一种更需要去用心帮助。
回到题目,再到开篇的小场景,孩子的表现,很大程度上都是家庭给予的,孩子的表现就是家庭教育的外现。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习得的。只不过,先天偏好让他们的学习效果各不相同。
也就是说,对于家长来讲,必须有意识地根据孩子的特点,施以适当的教育培养手段,才能得到你想要的教育效果。这种手段绝不是告诉他“要勇敢”“要坚强”“要听话”这么简单,而是要身体力行地通过行为、通过参与性的活动去影响他,滋养他成长。
孩子要成才,就要善于学习;要成功,就要善于做事;要幸福,就要善于做人。成才、成功、幸福这是每个家长的期望,但现实中被强调最多的是学习,认为学习搞好了,其他就会水到渠成。
不可否认,学习的确是重中之重,但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讲,仅仅关注学习远远不够。所以我们见到了卢刚、马加爵、吴谢宇...这些高材生、大学生凶案。
当下社会,人们已经十分重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给孩子们报各种早教班,书法、钢琴、舞蹈、口才等等各种特长班,但是对于孩子人格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多数家庭仍处于懵懂状态。而恰是孩子的人格和意志品质决定了他最终的成就与幸福感。
“善于学习”“善于做事”“善于做人”的“善于”,就是由人格和意志决定的。
怎么才能培养出这三个“善于”孩子呢?武在骑,马在习——让他在日常生活中习练。
如何习练?
......明天再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