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和行的问题历来是中国哲学讨论的一个重要范畴,知行合一是一种理想化的最高境界,在此境界之前,知和行是分离的。有的知易行难,有的知难行易,有的知难行难,有的知易行易,有的先知易行难后知难行易,有的先知难行易后知易行难,有的先知难行难后知易行易,有的先知易行易后知难行难,有的先知易行难后知易行易,如此等等。知易行难,比如知道坚持跑步可以减肥,但就是坚持不下来。知难行易,比如走迷宫,破解迷宫蓝图非常困难,但一旦破解了知道了,走出迷宫很容易。知难行难,比如修行,理悟难修证难。知易行易,比如学习微信视频功能,很容易知道也很容易操作。为什么知和行会分离?因为决定行的是根本识。知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层面的知、潜意识层面的知和根本识层面的知,我们常常说的知往往是意识层面的知,而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是潜意识和根本识,所以光意识层面知道道理,一个人的惯性习性没有改变,他的行为模式仍然很难改变。我们学习知识学习道理都是在意识层面进行改变,根本就没有深入到潜意识层面,那么就更谈不上根本识层面,这也就是为什么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一个大原因。如果不但意识层面知道,潜意识层面知道,连根本识层面也知道,到了这一层再除去习气就真的知就是行了。这就好比把冰山融化成一江春水,意识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把这个意识层面化掉,这个冰山的主体仍在,没有用,再把水面下面的冰山就是潜意识层面化掉,仍然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因为还有根本识,就是最底下一层的冰层,再把这最底下一层的冰层也化掉,仍然不是究竟,还要等上一段时间,让这化掉的冰水慢慢回阳(去寒,去除习气),才能变成一江春水。-青松悟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