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想法
高考系列谈(1) || 上海考生怎么只有5万多

高考系列谈(1) || 上海考生怎么只有5万多

作者: 骑在牛背上看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6-16 04:58 被阅读0次

    6月7日,2022年度中国内地各省市自治区高考拉开帷幕,1193万名考生走进考场,高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申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将高考推迟到7月7-9日,相比其他地区整整延迟一个月。在5月7日的发布会上,申城分管领导就宣布申城2022年参加秋季高考的是5万多人,参加中考的有11万多人。

    许多人在说到申城的时候,喜欢在前面加一个“大”字,以至于今年申城出现百年不遇的公共卫生事件后,国家层面的官方文件里说的也是要打好“大+上+海保卫战”。

    说申城之“大”,肯定不是指面积大,因为包括长江上的崇明三岛的1200平方公里,也就6340平方公里,在中国内地比不上许多城市。这个“大”,主要还是指经济体量大、国际国内影响大,还有一个就是人口规模大。

    说到人口规模,申城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在开埠后近180年中,在大多数年份人口是不断快速增长的。1949年申城的人口总数为502.92万人,在1958年实行户籍制度之前的九年中,各地进入申城的人纷至沓来,人口骤增至750.80万人,净增247.88万人,累计净增长接近一半。如此快速增长,使得粮食供应出现问题,需要有新增土地发展农业,解决粮食问题。为此,1958年将原属于江苏省松江专区的10个县分两批划归上海市,申城面积得以大幅度扩展并维持至今,户籍人口规模也进一步增加到近千万人。

    虽然上世纪60、70年代很多家庭是多子女家庭,但户籍人口从1958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近四十年中增加的总量倒不多,也就300万人,比如俺1986年开始在上海工作时也就1200万人左右,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人“支内”和“返乡”,至于“上山下乡”的年轻人在离开申城后大部分又返回倒没有产生实质性影响。那时户籍控制比较严格,即使解决两地分居问题,也需要等待许多年才能解决落户问题,而且在月收入只有一百多元的情况下需要缴纳4万元城建费等费用。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为解决存量房滞销问题,申城曾经短暂实施过“蓝印户口”,我一个老乡就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他闺女落户问题。不过,总量不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进入新世纪后,申城加大人才引进力度,2019-2020年更是直接开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6所学校本科毕业生直接落户。即使如此,上海目前户籍人口也只有1457万人。

    1952-2015申城户籍人口增长曲线 1997-2020年申城户籍人口数量变化

    截止2021年底,申城常住人口为2489.43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57.44万人,外来常住人口1031.99万人,基本上6:4;全年常住人口出生11.6万人,出生率为4.67‰;死亡13.9万人,死亡率为5.59‰,且死亡人口中主要是户籍人口,这在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有停滞甚至负增长迹象。就眼下而言,申城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4.11岁,其中男性81.76岁,女性86.56岁,在全国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申城显然看到了这种情况,所以近几年明显加大了通过人才引进、部分名牌大学毕业生落户的力度。

    咱们国家目前的高考政策是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报考,所以,看起来申城常住人口有2489万人,但有资格在申城参加高考的只能是有申城户籍的家庭的小孩子。正因为这样,目前在申城的外来常住人口中有不少40岁上下的人还在补学历学位,就是想争取更多的“积分”,以便在落户排队过程中尽可能靠前,目的就是为子女能够在申城参加中考或高考夯实基础。

    不说2489万的常住人口,就说户籍人口,申城2021年1457万人的户籍人口,对应的是2022年参加高考的只有5万出头,这个数据仅仅比西藏、青海、海南、宁夏多。事实上,在最近的十年里,申城参加高考的,除了2021年,其他年份都是在5.0-5.3万之间,这种情况与户籍人口总数相对稳定是相适应的。2021年为什么突然增长到7万人呢?主要是2020年新冠在老美、小英等西方国家比较厉害,那时这些国家采取了比较严厉的措施,导致部分家长担忧,而且老特对咱们很不客气,对留学生也有一些限制,加上出去的航班也不多,正是这些因素的叠加,导致许多本来想出国深造的孩子留在国内参加高考。而2022年的情况又不同,许多国家对变异后的新冠不再当成可怕的对象。

    2013-2021申城高考人数

    有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参加高考人数5.4万,而户籍人口是1397.4万;天津参加高考人数5.8万名,而户籍人口是1130万人。在京津沪比较中,申城的户籍人口最多,而参加高考的人数最少,的确令人匪夷所思。

    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我看来,首先是人口结构问题。就常住人口而言,人口结构包括户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地区、收入、民族等许多方面。单就年龄结构看,申城的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在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虽然名列前茅,但只能在第五第六的位置(肯定不是前三名,具体位置需要查对),但常住人口中的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毫无疑问是排名第一。

    近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内地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非常接近总人口的1%,但各个地方有差异性。就申城而言,真正参加高考的人数是低于户籍人口1%的。按照正常情况,拥有申城户籍的每一届学生也就12万左右,比如2022年参加中考的就只有11万多,这个数据应该能够比较准确地说明问题,按照过去的做法,中考普职分流一般是五五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上普通高中的也就6-7万人。这样的基数,就决定了目前申城参加高考的人数不可能很多。

    其次,就是深造途径的多元化。在申城,孩子出国深造是比较普遍的。在俺认识和知道的人中,这个比例挺高的,一般来说,是在读大学阶段出国深造,比较而言,在读高中阶段和国内读完大学后再去国外读研的也不少但没有直接去国外读大学的比例高。

    通常是这样的:如果孩子相对比较优秀,往往是国内读完大学然后去国外读研;如果预期在国内难以上比较理想的学校,就直接去国外读大学;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好的,有的在高中阶段就把孩子送出去。

    最近这些年,到考大学年龄,基本上是“95后”或“00后”,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从相对意义上,有不少家庭没有多少负担,具备把孩子送出去留学的经济实力。再说,很多人有一个理念,作为父母,留下的这点家底迟早是要交给孩子的,那还不如尽可能早一点花在孩子身上。

    据我了解,申城稍微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中学校都有所谓的国际班,甚至一个年级就有2个班;此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外国语学校、国际学校。基本上这些孩子们也是奔着出国深造去的,如此一来,参加国内高考的人数就变少了。

    因为求学的选择多元化了,参加高考就不再是唯一途径。与之相适应,因为高考失利而选择复读再战的比例在申城就不多见。反观其他省市自治区,考生复读现象就比较明显。这也是申城户籍人口多而参加高考人数不多的一个原因。

    申城考生这么少,而上海的好学校多,那么,申城考生是不是录取率就很高?一本率很高?上名校的机会就很高?上名校的比例在全国大概第三名,排在天津、北京之后,主要是本地的四所“双一流”大学在录取本地考生的比例基本上在20%以下,这种情况和十几年前已经是迥然不同了。至于录取率,和其他地方倒是差不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考系列谈(1) || 上海考生怎么只有5万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oz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