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伊
你好,见信如晤!
如你所言,写信真的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不会感到疲惫,也不觉得有多无趣,洋洋洒洒总觉得自己话都没有说完。
自从写信后,我很少有才思枯竭的时候,反倒有“吾日三省吾身”的神奇功效。
虽然写信才七八篇,但我发现自己真的每一天都在进步,就像今天一样,打算十二点之前早早入睡,绝不拖延到一两点。
我没有时间伤春悲秋,也没有时间去做一些无聊无趣之事,我和每个人坦诚相待,其实也变相鞭策了自己。
我很喜欢近代的一位政治家,他修身齐家做到了极致,毛泽东蒋介石都推崇的完人,他就是曾国藩,他的《曾国藩家书》推荐你读一读,其中有一章写到曾文正公每每写完日记,还要与友人互相批阅,达到表里如一,坦露真诚可见一斑。
其实我对书信的理解更宽泛,不光是日常的生活,还有故事可讲、道理可说,点评品鉴、分享价值都可以,谁说书信就一定要表达思念,我笔写我心就够了。
信中说:“我在东北的朝阳,一个化石闻名的地方,这里寒风萧瑟,这里的人们热情似火!”一提到东北,我就想到林海雪原,想起雪乡,皑皑的白雪整齐地平铺在房屋上,屋内暖灯闪烁,如果能虚耗一下午的时光,人生肯定会有不同的思索。
今年年初,我确实有想去新疆、内蒙古和东北三省的冲动,但去西藏之后,将我所有的精力和财力都做了重新的洗牌,我不得不正视现实,灰头土脸地回到我久违的家乡陕西。
我们这里有一句谚语“陕西的黄土埋皇上”,陕西不同于其他省份最出名的就是古都长安,周边皇陵极多,我们家乡就是“关中十八陵”最著名的乾陵,这里埋葬着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
晴空万里的时候,登上乾陵主陵,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甚至秦岭山上的积雪都在闪闪发光,很是壮观。最令人称奇的是,黄昏来临是,站在乾陵的左边远远相望,乾陵的构造像一个披发横躺的美女,身材曼妙多姿,在落日余晖下引人无限遐想。我们当地人称乾陵为“睡美人。”
乾陵来到陕西,就必须先到西安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走一遭,只有进了博物馆,才知道这块土地上的沧桑巨变和每一个故事所承载的沧海桑田。
每一次有朋友来,我都会带他们先去历史博物馆走一圈。不了解这里的文化,就无法懂得这里为什么叫盛世长安,为什么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为什么有唐玄奘,为什么秦始皇兵马俑这样的世界奇迹。
当然每一次去历史博物馆,我都会觉得自己不是个合格的导游,还得去很多次,才会显得自己不那么无知。如果有时间来西安,一定一定先要去看一看。
以下附我之前写的一篇游记,当然百闻不如一见,还是希望你来西安,能够真正了解并喜欢上这座古城。
祝好!
叶往
2018年11月29日
《一眼万年,这里的故事还在上演》
01
知乎上有个话题说: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前世今生,今世来生,所有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你自己。
这是国外某科学家的著名理论,我刚一听到,就觉得一个字:扯!女娲抟土造人还一挥露水好多人呢,真把自己当上帝、让苏格拉底来为背书了,“认识你自己”成了一句宣传标语。
这个世界上就我一个人,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变种,想想真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
但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我真的有这种感觉,不是那群表情奇异的陶俑和石人,也不是高大的佛像和面目狰狞的镇墓兽,只是像佛家的顿悟一般,突然发现,那些所有藏在玻璃罩内的文物,都觉得异常亲切,仿佛自己也曾挥金如土,享受过这里的某些饰品和物件,不到百年辉煌散尽,尘归尘土归土之后,另一个我又出生了。
我是第三次来到这里,每次的感受都不同,但排队的感受总是如此相似。博物馆早上九点开门,许多人一大早已经站在外面,没有个一小时左右是进不去的,门票免费,游客首选第一站,即使是旅游淡季,人依旧很多。
高素质、乌托邦版的游客02
也许进博物馆之前,还觉得自己肚子有点墨水,能出口倒出来一两个典故,但是进去后,尴尬十分,不好意思需要查字典,不认识字,查了字典也不知道那个文物干嘛的,千万别卖弄自己的学问,多看就好,好玩了笑笑就好,大家都是第一次见,谁也别笑话谁。
这不是汤匙,就是个提鞋的我发现,不管哪个博物馆都从原始社会到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都一一介绍,陕西历史博物馆也不例外,但是唐朝实在太优秀了,其他朝代实在盖不住人家的气势,真的是锦衣玉食,鲜衣怒马,把自己吃胖吃壮,一本正经地器宇轩昂。
远看郭德纲老师 近看原来是陈建斌老师 都有啤酒肚,不知道哪个是李白? 三位美女斗胆起名昨天、今天、明天感觉人家比现在人吃得圆润,也穿得高贵典雅,竟然在这些图中依稀看到我的某些朋友的模样,大家自行认领,不用谢。
宫女小姐姐也很漂亮哈,富贵相再来看看喝的酒盏,也是很高大上了,不喝摆家里当装饰品也很有面子啊。手指头太粗,估计拿不住。下面第二张图这就是古人纯粹装逼了,虽然很好看,但是没用,这可都是纯玉做的呀。
有时间去古玩市场买个赝品 成双入对,这个我结婚了也要买一对假的放家里 唐朝的乐队,怎么骑在马上,这样不利于发挥吧03
在陕西,唐朝特色处处躲不过的,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华清池,大唐不夜城都有唐朝特色,但很多人却忽略了这里曾是大秦帝国的首都。外国人来陕西的第一目地不是来回民街吃美食,而是要去临潼看秦始皇兵马俑,临离别的时候,在火车站买个假的小兵马俑带回去,留作难忘的纪念。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老秦人标准造型。提起秦朝,那绝对是气势雄浑,秦王扫六合,车同轨书同文。秦朝人大多五官轮廓分明,眉毛粗短,颧骨突出,嘴唇厚而鼻梁挺,和如今陕北某些地区的农村老汉很相似。
瞅你咋的,傲娇俑不管怎么看都是英气逼人,一股势不可挡的架势,同时也有朴实憨厚脾气粗暴的特征。
04
最后看一个镇馆之宝——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听解说员讲没听清,最后看视频才知道这个壶有多么的高级,从底部注水,然后倒置正放,底部却不流水,真的太神奇了,我也说不清,反正看了觉得很惊喜,不愧镇馆之宝。提梁为展翅欲飞的凤凰,壶口为母狮子张口为流,腋下的小狮子正在哺乳,很霸气也很有爱。哈哈哈 。
下来看具体操作,古人真厉害,佩服佩服。
不佩服不行啊05
最后再看一个国宝级的——秦始皇兵马俑跪射俑。极品中的极品,秦始皇陵的“镇馆之宝”,这一次去有幸看到了。有人说陕西的地形图就是跪射俑的样子,刚看了地图还真是。
近距离看了一眼这个几千年的帅哥,目光倔强直视前方,就是成千上万个这样坚定的目光,把秦始皇的雄心壮志逐渐铺展开来,铸就一次又一次的辉煌,了不起。
也不知道这个俑的原型的结局是啥最后,还要再提一下,陕历博的场馆建筑是我国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设计的,她师承梁思成、莫宗江两位大师,把中国建筑风格和现代审美相结合,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气势恢宏的唐风汉韵的建筑,获得奖项无数,国家编号210232小行星——“张锦秋星”以她的名字命名,西安的大唐芙蓉园也是她设计建造的,可见她对西安贡献很大,为这位老人致敬。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陕西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来陕西不能不去历史博物馆,37万件藏品,每一个都有故事,每一次去都有收获,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面,你才会觉得我国的文化根基多么深厚,自己又是多么的肤浅,百年之后,我们想要的终极目标,也许还是想留下点什么念想,让自己的故事和其中的展品相钩连,也算是不枉活一世了。
我们真是太渺小了,生活中谁也别争,大家都得挂。
更多精彩书信欢迎关注专题:书信集·见信如晤,欢迎投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