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大文豪苏轼在《赠刘景文》中写道: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写的是深秋的景色,写的也是自己高傲坚贞的人格。
苏轼说的荷尽是荷叶落尽,是深秋后荷塘的美景。这种美有一点暗暗的伤感,更有一点人生哲理。所以说,能理解苏轼的人一定是看遍了人生冷暖,经历过春夏秋冬。这也是为什么每到深秋和初冬,把镜头对准枯萎荷叶和叶落后荷梗的人,年纪都比较大的原因吧。
我今天说的荷尽是荷花,“争花不待叶”,花总要比叶来得更早,也更引人注意。荷花开时,人们往往不去注意荷叶,因为花的多姿多彩正如年轻貌美的姑娘,要比叶单纯的绿要更赏心悦目,无论是男女老少都会对它投去目光。荷花落尽,代之是莲蓬的长大、是莲子的孕育,是新一轮生命的延续。美的更实在,更不可方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说的是陆生植物,荷花落尽后,花瓣随水流,已不知去向。荷花尽后,莲蓬很识趣地把自己的身形隐藏在雨盖一般的荷叶下,把舞台让给如亭亭舞女裙摆般的荷叶。微风过处,它们是荷叶舞姿最忠实的观众。
人生何曾不是如此,花开时节尽展美,待到无花静观枝。每一个人需要把握好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待到退出舞台时,自当心甘情愿地看别人的精彩演出。时序无可挽回,心态自当跟随。
只要自己的心态能跟上时空的变换,时时是好时、处处有美景,莫负好时光,人生可畅意。愿天下所有人都能天天开心、时时快乐,幸福永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