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诗经》/序言

作者: 梓姝zs | 来源:发表于2020-08-09 06:01 被阅读0次

“国学”一说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

国学又称国故,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整理国故,是为了获得长足进步,只有长足进步才能延续,才能生生不息,当然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着深刻的两面性。所谓的精华和糟粕往往是纠结在一起的,所以目前最迫切要做的仍然是平心静气的去了解我们的文化。

学贵力行,圣贤文化的学习,贵在把它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从中得到真实的利益。在领略传统国学风景的同时,以圣人促膝对话,聆听圣贤的教诲,把圣人的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多识前言往行,以自蓄其德。”,借着伟大文化的指引,提升生命内涵。

《诗经》是我国第1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的诗歌,311篇。其中诗歌305篇,6篇为笙诗。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先秦称《诗》或《诗三百》,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

《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篇,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在这里,几乎不存在凭借幻想而虚构出的超越于人间世界之上的神话世界,不存在诸神和英雄们的特异形象和特异经历,有的是关于政治风波,春耕秋获,男女情爱的悲欢哀乐。后来的中国诗歌乃至其他文学样式,其内容也是以日常现实性为基本特征,日常生活、日常世界、日常人物总是文学的中心素材。

相关文章

  • 国学经典《诗经》/序言

    “国学”一说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 国学又称国故,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

  • 国学经典《诗经》/序言

    “国学”一说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 国学又称国故,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

  • 大家举荐国学经典首读书24部叙录(增订版)

    大家举荐国学经典首读书24部叙录(增订版)——《十六位国学大家举荐国学经典集成叙录》删略版 ■笑独行[编注] 序言...

  • 国学经典《诗经》/00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

  • 国学经典《诗经》/003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

  • 国学经典《诗经》/002

    国风——周南《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 国学经典《诗经》/004

    国风——周南《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

  • 读国学经典,做美德少年

    今日我养习惯,明日习惯养我, 快乐读经典第627天 诵读国学经典内容: 1.《诗经》187黄鸟~190无羊 2.《...

  • 暑假21天读写打卡第一天:“关雎”里爱的延伸

    今年暑假,我选择从国学经典读起,先读的第一本书是《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

  • 你知道什么是国学吗?

    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有:《周易》、《诗经》、《道德经》、《论语》、《庄子》、《孟子》、《史记》、《六祖坛经》、《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学经典《诗经》/序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ak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