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中,有一章讲到了能量吸引法则,是专门讲能量的传递和感染作用的。书中曾讲到一个很著名的米饭实验,大概就是讲学生对三碗米饭的关注程度会让米饭产生不同的结局。如果每天都对第一碗米饭说:“我爱你,你好好吃哦!”那一个月后它会变成黄色,散发出酒香味,而另外两碗得不到关注和说“你丑死了,没有人要理你”的则会变黑发臭。
当时我在看的时候虽然觉得有点道理,但没能在生活中发现实例,所以我看了两三遍都没能完全看懂。
今天吃早餐的时候我又看到了自修室那个男生,那一瞬间我就想起了书中关于能量的那些描述,真正体会能量的奥妙。
这个男生高高瘦瘦的,从我第一次看到他到现在他一直保持着平头,耳朵旁边永远是没头发的,很符合好学生标准的一个发型。即使是在这个男生不多的学校里,他也显得特别与众不同。
我每天七点吃早餐时都会看到他,他要么是快吃完了,要么是正在吃。我很佩服他,作为18级的新生能一直坚持这样早起,也能每天都刻苦地在自修室学习。
我以为自己已经起得够早了,但是他总是在我前面吃早餐;我以为自己去图书馆的时间也很早,但是不管我什么时候到图书馆,都能发现他学习的身影,看到他会给人一种如果自己不去学习就会觉得很愧疚的感觉。
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能量的传递作用。不管在哪里看到他,我都能感受到他身上积极学习的能量,他就是值得我学习的标兵。
我曾这么想过:在图书馆他是能量的标兵,我把他的能量吸过来变成我的之后,我就再也不需要靠着他的能量来让自己keep住学习,我就是别人的能量标兵,可以对别人产生影响。
我们宿舍最大的那个舍友,从大一到现在,每天至少说五次“好烦啊!”,叹气至少三次,这还只是我待在宿舍时听到的。看到她就会给人一种很丧的感觉,不用说话就能感到一种压抑的气氛,会破坏人的好心情。
我大一刚开学时曾有过一个星期跟她一起走去课室,后来我就逃之夭夭了,因为再跟她走在一起,我怕自己会变成怨妇。
这就是书上提到的能量的振动频率,每个人能量的振动频率多多少都会不同,如果彼此的振动频率相似,就会看对方比较顺眼,甚至性格爱好成就各方面都很相似,这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但是书上没有告诉我该用什么理论去解释:经常跟她一起吃饭,去课室的舍友并没有被传染,她到现在还一直都是个特别乐观积极向上的女生。
在我看来,即使自己碰到了烦心事也不应该把负能量散发到其他人身上。特别是我们都是师范生,如果以后去教小学生,整天对着小朋友散发负能量,那该残害多少孩子啊?能量的作用实在是太可怕了,我们看不到摸不着,却潜移默化地在影响我们。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振动频率是什么样的,就要看自己吸引过来的人和事,你的圈子和情绪、发生的事件都是能量的具体体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