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区块链技术,可以用来解决不可信节点之间的信任问题,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那么,在区块链之前,社会的信任状况,换个更为专业的词----社会信用体系,是怎样的呢?与之相关的征信系统又是做什么的呢?它们在中外的发展情况又如何呢?区块链技术诞生之后,对它们又有着怎么样的助力呢?零一智库出品的这本《金融基石----全球征信行业前沿》或许能够给到我们一些答案。
在上一本书《区块链与大数据》中,有一章是专门介绍区块链在各行业应用的,最先介绍的便是区块链在金融行业的探索。例如,跨国汇兑,将人民币兑换成比特币,再将比特币换成美元,就可以完成货币的兑换过程。2013年成立的circle就是一家提供各国法币在全球范围内无阻碍流转的创业公司,像这样的公司还有很多,而且市场也不小。例如,花旗银行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自己的数字货币“花旗币”,以降低自身运营成本;另外,银行间的结算也已经用上了区块链技术。再例如,一些证券交易所,也在尝试将比特币技术用于市场交易,纳斯达克在2015年推出的Linq平台,就利用了区块链技术来追踪企业股权交易、股东和投资人信息等。
其实,无论何种形式的金融业务体系的运转,都离不开信用作为支撑。一个社会的信用系统是否有效、健全,关乎整个社会金融系统的发展。然而,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对“信用”的认识还相当不到位,我觉得,不管是否直接从事金融相关工作,都应该对每天参与其中的社会信用体系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我国的信用体系发展比较晚,最早的一份官方正式文件发布于2007年,是国务院的一份关于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制度的通知。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对于“社会信用”的定义,一般来讲,大众比较认可的社会信用,包括一个主体和两个方面。
一个主体是指,社会信用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两个方面包括公共信用和市场信用,前者指涉及公共管理的团体、组织、机构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用于识别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数据,后者指的是企事业、行业协会和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用于识别信用主体信用状况的数据。说起来,也不难理解,公共信用就是一些公共管理机构通过多方面数据采集得到的衡量信用主体信用的指标,市场信用就是一些具有市场行为的机构通过某种手段构建的用于衡量社会主体信用的指标。
再进一步,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有一种专门采集经济活动的信用数据,进行量化的工作,叫做“征信”,它在狭义上指的是信息主体在借钱还钱活动中的履约状态。
总的来说,社会信用体系涵盖的内容更为广泛,而征信系统主要涵盖经济活动。
在电商活动中,我们需要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充当“中间人”,在征信体系中,我们同样也需要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采集信用信息,生产信用指标。例如某些信用评级机构,就是这个第三方,所以它们的行为本身是否足以值得信任就关乎它们生产的信用指标的可信度。对于美国次贷危机而言,一些信用评级机构为了盈利,随意更改某些人的信用指标,导致社会信用失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另外,在前段时间某酒店数据在暗网出售,facebook用户数据被盗,反应的不仅仅是互联网安全问题,更是一个企业的信用问题。
所以,如何规范第三方机构本身的信任,或者说还需不需要第三方信任机构,以及如何规范信用主题本身的行为,这些不仅需要制度上的保障,更需要法律和技术上的支持。而区块链技术的诞生,有望解决上述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