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戏剧性死亡

作者: 创艺人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17:22 被阅读23次

故事梗概:袁凌本身是一个记者,专门写小人物。一次某青年男子因人为因素死亡,袁凌想着手报道但被编辑部拒绝,此后事件就不明不白的完结。袁凌大受打击后放弃当记者,成为作家,继续自己的理想。(文章来源:V信工众号:创艺人更多艺人、名人文章,请关注工众号:创艺人)

剧本作者:哈斯卡

主要角色:袁凌,室友,死者父亲。

第一幕、宿舍 内 日

画面是里是一个躺在殡仪馆冰棺里的青年男子,脸上还带着生前受伤时留下的血痂。然后镜头逐渐拉远,这名冰棺里的男子其实是一张放在桌子上的照片,桌子上放着一台开着的手提电脑,桌子前坐着正聚精会神的看着照片的袁凌。

阳光从窗口照入,打在了照片中男子的脸上。

忽然袁凌的室友从镜头的另一侧出现,伸手夺过了照片,然后撕碎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凌:“哎……”

袁凌一脸惊讶想伸手阻止但已经来不及了。

室友:“妈的天天看天天看,太恐怖了。”

室友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点了一根烟,深吸一口,看着袁凌。

室友:“你不是记者吗,又不是开殡仪馆的,怎么天天看着一个死人?”

袁凌皱着眉头看着地上的碎片,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气。

袁凌:“他是一个爆料人的儿子,他爹想让我帮他,但我没办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幕、山区 外 日

(画面是奉节的山区)地上的草长得不算太高,进入山区范围之后道路变得崎岖难行。猛烈的阳光照射下来,即使周围山上的树木很茂盛,能够遮挡一部分阳光,但闷热的空气还是让袁凌很不舒服,站在袁凌身旁的老人并没有任何表情变化。而在山脚种植鸦片的一大片接连不断的农田上,除了在耕作的农民,还有部分持枪的武装分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凌(旁白):那年奉节地区有很多农民被武装分子操纵种鸦片,他爹是那次的爆料人和向导。也是因为他我才能完成奉节地区的暗访。

室友:“那跟他儿子有什么关系?”

画面切回到宿舍,室友一脸疑惑,手上夹着的烟掉落了些许烟灰。

袁凌:“他爹也是个人物,年轻的时候带头反抗滥征农业税费,这才有后来农业税费取消的事情。”

袁凌背靠在桌子上,抬起头看着室友。

袁凌:“之后过了几年,他打电话告诉我他唯一的儿子在张家口的铁矿里死了。”

室友征了征,低头看着地上的碎片。

袁凌:“他说儿子是被人弄死的,想让我帮他。我报了题,但报社认为这个人不是北京的,不管是那种题材的新闻都做不了,就算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凌仰起头呼出一口烟,。

袁凌:“他妈一个改变了国家的男人,最后连自己儿子的死都管不了。这张照片是他给我的。”

室友沉默了几秒之后,在桌子上的烟灰缸里掐灭了烟。

室友:“出去走走吧。”

袁凌点点头。

室友和袁凌起身走出宿舍,镜头从宿舍内往外拍。

最后的画面是室友关上门,隔断了从门口照进来的阳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幕、公园 外 日

(画面切到公园)公园里人不多,草地上有些小朋友在玩耍,其余大部分是坐在椅子上的老人家。公园里的树长得很高,遮挡了大部分的阳光。在距离入口100多米的小卖部室友买了一包烟。袁凌看着草地上玩耍的孩子有些失神。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室友:“其实反正都是写人,干嘛不写大人物。”

室友嘴上叼着一根烟,又递了一根烟给袁凌。

袁凌:“说到底,大人物小人物这种东西谁说得清。”

袁凌和室友沿着公园的水泥路慢慢的往里走,偶尔会有小朋友骑着4个轮子的儿童单车经过。

袁凌:“像刚才说的那个老人,把农业税费都给整没了,你说他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你说写人人都知道的大人物吧,那还有啥好写?”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走着走着袁凌不经意踢到了一个掉在地上的易拉罐,坐在路旁树下的流浪汉弯着腰走向易拉罐,将它放入了自己身旁的麻袋里。

袁凌看了他一眼,皱了皱眉,和室友继续往前走。

袁凌:“妈的哪有那么多风光,像我们这些屁民光是活着就已经很尽力了。上头一句算了,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像他儿子一样死得不清不楚。”

袁凌把抽完的烟丢在地上,狠狠的踩了几脚。

室友:“妈的。”

室友皱着眉骂了一句。

袁凌:“妈的,不干了。”

镜头从背后从下往上拍,画面是袁凌和室友越走越远的背影和地上熄灭的烟头,然后镜头慢慢聚焦到烟头上,背景变得模糊。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四幕、编辑部 夜 内

袁凌回到公司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只剩下编辑部的灯还亮着。袁凌知道主编还在,敲了敲办公室的门,主编应了一声,就进去了。办工作上凌乱的铺着各种各样的文件,桌子上的电脑还开着,画面是关于袁凌桌子上照片里死者的信息。

不过当袁凌进来之后,主编就把电脑显示器关了。

主编:“我已经跟你说过了,这个做不了。”

主编皱着眉抬起头,袁凌还没有开口,就被打断了。

袁凌:“我操,这他妈是一条人命啊。主编,你又不是不知道,上次鸦片那案子他爹爆料要冒多大的危险。现在他自己的儿子被人弄死了,我……”

主编:“妈的每天这么多死人我他妈能怎样。这个人不是北京的,社会新闻做不了,深度报道不够做,你他妈还能干嘛?”

主编摘掉眼镜,拍着桌子几乎是吼出来。

袁凌:“我管他什么新闻,当记者啥都不说那他妈还有谁会知道,他儿子不就白死了?”

袁凌的声音也提高了八度,脖子上的青筋像钢管一样凸起。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编:“你他妈以为我不想管?谁弄死了他?背后有什么势力谁他妈知道?你以为我说可以报道就可以发出去吗?我操,我有什么办法。”

主编说着声音逐渐软下来,疲倦的用右手拖着额头。

袁凌一时语塞,坐在椅子上点了烟,深深的吸了一口。

主编:“袁凌啊,谁他妈不想当好人?这个世界哪有这么好说话?我和你都他妈就一普通人,哪管得了那么多人?何况还是一个死人。”

袁凌:“操。”

袁凌依然闷头抽烟。主编说着也点了一根烟。

主编:“袁凌,你他妈他有人性,当不了记者。”

袁凌抬起头看着主编,嘴巴微微张开像是想要说什么,但最后什么都没说,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镜头从办公室内往门口拍,画面是袁凌关上办公室的门,主编重新打开显示器。

画面其他部分逐渐模糊,聚焦在显示器死者的照片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五幕、公寓房间 内 日

房间里的装饰很普通,正对着床的桌子上放着一台手提电脑,电脑开着正在编辑的文档。书架上放满了书。桌子左上角放着一本叫《青苔不会消失》的书,旁边放着一台手机。袁凌坐在电脑前点了一根烟。书桌旁的窗开着,阳光照在书的封面上。

手机亮了,显示收到微信,袁凌拿起手机,看到是室友发来的信息。笑了笑。

袁凌(旁白):“我叫袁凌,以前是记者,现在是作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画面是从袁凌辞职,回到乡下写作,发表小说,回到北京,然后获奖,参加颁奖典礼的一系列画面。

袁凌(旁白):“离开了编辑部的支配后,感觉好多了。我开始写小说,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群。这几年还混成了一个作家。”

袁凌起身,整理衣服,拿起手机,走出房间,向门口走去。

袁凌(旁白):“我还是像以前一样,写很多需要被关注但得不到关注的人。可能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那就至少不被这个世界改变。

袁凌打开门,然后慢慢关上。

镜头从屋内往外拍,画面是门逐渐关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相关文章

  • 记者的戏剧性死亡

    故事梗概:袁凌本身是一个记者,专门写小人物。一次某青年男子因人为因素死亡,袁凌想着手报道但被编辑部拒绝,此后事件就...

  • 原来《芳华》真的是冯小刚最好的作品

    此前《芳华》的撤档算是国内院线电影中颇为戏剧性的一幕了。 而更戏剧性的是,冯小刚领着一群女演员在记者会上抹眼泪,我...

  • 耍赖的特朗普

    特朗普近日竟然对女记者耍起无赖。 在例行的记者会上,一名亚裔女记者蒋维佳向特朗普提问:目前已有八万多名美国人死亡,...

  • 送我上青云【内含剧透】

    盛男自白 我享受一个人的黑暗,也渴望光明;我向往死亡,也畏惧死亡,记者这份职业是我唯...

  • 怎么不说会死一百万呢?

    昨天米国有记者对不断飙升的死亡人数询问特x普,“你会对我们国家5万人死亡一事负责吗?” 他说道:“如你所知...

  • 记者,记者

    我高一的时候就参加了学生社团,采写校园新闻,做一份叫做《追影》的报纸。因为是做自己喜欢的文字工作,又可以小小地满足...

  • 《看见》——少有人走的路

    最近记者行当好像不大太平啊。国内是崔永元炮轰范冰冰,被利益方发死亡威胁;国外是记者卡舒吉因长期撰写批评沙特政府的报...

  • 【小说连载】花溪入海 第一百一十九章

    文/花随裙裾 发布会出现戏剧性的一幕,荣家内部的矛盾昭然若揭。 荣泽栋也被这一结果震惊,当记者提问为何文件和Ali...

  • 如果有一人勇敢

    重庆车坠江事故(13人死亡,2人失联),真相终于浮出水面,比网民猜测更具戏剧性:一车人被两个人的争吵互殴,拖进了万...

  • 哲学家之死

    在历史上你很难找到生活富足精神快乐的哲学家,多数哲学家的死亡极富戏剧性和悲凉意味。他们生命中的最后时刻也在发生着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者的戏剧性死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ik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