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讲述了旧中国时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
祥子开始时来自乡间,从未受过城里腐朽的习惯。拉洋车这一职业,即可说明祥子的心还是属于农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可靠的车。他想买一辆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并且,这从此支撑着祥子的信念,这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宗教。如果多年奋斗,祥子买上了自己的车,却被他人抢走。
这时的祥子,不是当年那样积极向上,但依旧是那样不甘失败。他从失败中不断振作,也不断失败。祥子拼命拉车,省吃俭用,准备积攒下来钱继续买一辆车。但在曹先生家的变故中,他的钱又被孙侦探抢去,第二次希望又落空了。
从这时开始,祥子的信念就没有那么坚强了。后来那辆车,还是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的车。但最终,祥子还是为了料理虎妞的后事,卖掉了那辆车。从这时开始,祥子就自甘堕落,变成一具行尸走肉。
但可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构成了全书的情节。他奋斗的结果,却是以他的失败告终,但身处这种社会环境中,不管是谁,都无法避免自甘堕落。
这部小说的立意深刻,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刚开始的一个朴实的农村人民,在社会的黑暗中,成为了一个没有道德的人。
恰好,《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先生,也出生于北京城的一个贫民家庭,也在社会的底层中成长。他身处于军阀混战的时期,其实他自己也是一个悲惨命运的人,只不过他的意志顽强坚定而已。
全书也有很多伏笔,就如小马儿的祖父,一个一辈子要强,可是到最后连自己的小孙子都救不了的车夫。而祥子何曾不是那样的人?一个一辈子要强的人,到最后却功亏一篑,自甘堕落。而这,则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而一些帮助过祥子的人,到最后,却反而被祥子所欺骗,就如曹先生一样。他甚至出卖了一些无辜的人,甚至置他于死地。
而深深残害祥子的东西,是社会的黑暗风气,他人生中的三起三落,更是作者对社会的讽刺。
整部小说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