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看完这集就去吃饭,别喊了,烦不烦呀。
妈,我卡里没钱了,你赶快打点,别忘了。
妈,我谈了女朋友,你看下咋样呗。
妈,工作上的事,你根本不懂,别再问了。
……
生活中的你肯定也说过这些话,甚至更多,更不耐烦,更理所当然。

小时候,我们总是依赖母亲,“妈,我袜子呢?”
长大了,我们总会沉迷于外边的世界,“妈,我和同学出去玩,国庆就不回家了。”
有了家庭后,我们忙于工作,“妈,您帮我们带下孩子吧。”
不管年龄多大,境况如何,我们总会叫妈,告诉她一些事情,或者问她一些问题,让她做一些事,而她总是不厌其烦的回答着“哎~”。

相比跟爸爸喝两杯不同,男孩貌似不太擅长表达对妈妈的爱意,总是显得那么拘谨。
比如我,晚上跟老妈打电话闲聊几分钟,问东问西,扯这扯那,最后蹦出一句话,“妈,明天是母亲节呀”。
“嗯,知道,过不过都一样,你最近咋样呀……”,老妈答到。
母亲节,与其说是为了赞美伟大母爱而设立的节日,不如说是为了提醒我们不要忽视母亲的付出。
对于妈妈来说,每天都是母亲节,因为她一直在履行作为母亲的责任。少年时,充当我们的出气筒,毫无怨言;青年时,伴随我们初出茅庐,陪伴我们闯荡天涯;成年后,成为我们的心灵驿站,充当我们的稳固后方。
你需要她时,她会竭尽全力帮你;你想要她走远时,她也会默默的在后方守候。
天蝎座的我,爱憎分明,时而狂热,时而冷淡,十分敏感,敏感到会注意每一个过往的细节,今天跟大家聊聊几个过往的瞬间。
1
孩提时代,对于妈妈的概念,其实我是模糊的,我觉得她就应该管我吃喝,任我胡闹,离我远点,别管太多。
只有当随手可得的这些,暂时离开时,我才会觉得好像丢了些东西。
小学六年级时,因为父母外出工作,于是在小姨家寄宿了一年。记得爸妈离开小姨家的前一天晚上,我还在兴奋着吃着泡面(没办法,就是酸爽),全然不顾后面怎样。
但是往后的几天开始觉得不对劲了。有时嘴里嚼着馒头,脑袋却在望向天空,不知道在看啥;放学后不肯回家,坐在校门口看着远方,每天都呆一会。
直到某一天,吃完饭去村口大路上溜达,朝着家的方向走,突然就哭了……

那一年,我会经常在村口坐着,看到远处有人骑车过来,我就觉得是爸妈打工回来了,也不知道在那边哭了多少次。
那一年感觉真的很漫长,也是第一次与老妈分开这么长时间,或许是因为没有人可以包容我的任性,没有人给予我胡作非为的空间了。
这个阶段,习惯依赖老妈。
2
和大部分人不同,我的中学时代,长达六七年的时间,每年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也就一个月而已,偶尔的假期也是回姥姥家。
没错,我算是留守儿童的第一代。
初中,高中是在县城中学度过的,入校报道的那一天,进入大教室,看到一百多位小伙伴,美女有那么几个,深感一丝兴奋。
本来计划当天中午和老妈一起去大伯家吃饭,但是碍于工作,老妈临时改变计划,中午就要动身外出。
当时恰到午饭点,出教室后,看到老妈在外边等我,交代一番,就随即离去。

是的,这次又不争气的哭了,是在吃午饭的时候。
点了份鸡肉盖浇饭(全是鸡骨头……),也不敢抬头,害怕别人看见我哭,就这样一边哭一边吃完饭,搞笑的是最后米饭吃完了,上面的菜几乎没碰……
因为分心了,勺子一直在碗底捣鼓。
但是也是从那次开始,我后面没有因为父母离开而再哭过,因为此后的长达6年我几乎是一个人走过来的,如今周围人对我的定义:独立,好强,懂事,都是那几年生活烙下的印记。
这个阶段,习惯了没有老妈的日子。
3
大学时期,翅膀硬了,想法多了,有点肆无忌惮了。
大一暑假,回到老家躺尸看剧,吃西瓜。
当时爸妈已经回县城,跟着叔叔一起做生意,每天大部分时间在公司泡着,很累很辛苦。
记得有次出门前,老妈叮嘱厨房的垃圾收拾下,“懂事”的我答应的很爽快,结果当然没收拾嘛。
第二次叮嘱,还没有收拾;
第三次提醒,依旧没有收拾,还贡献了一点垃圾;
各位老铁懂得,夏天温度高嘛,所以就会有异味,于是“聪明”的我把垃圾装进袋子后,放在了厨房隔壁的储藏室,就是不想下楼……
反正我闻不到味了。
结果你们应该猜到的,中午老妈回来,打开储藏室,那个味道铺面而来,关键是提起袋子,破了,垃圾撒了出来……

随之而来的唠叨,生气,教导,也许是习惯了,自己没有什么感觉。
不久后,砰的一声,厨房传来了碗碎的声音,老妈因为生气,洗碗时爆发了。
没错,早上叮嘱我洗碗的事,也没做……
听到碗碎的声音,那一刻我突然感觉胸口好像堵了似的,感觉很对不起老妈,想了想父母在做什么,自己又都干了什么。
或许只有经历过一些事,才会走向真正的成熟。有的时候,我们所谓的懂事,只是做给外人看的,却把真实的一面肆无忌惮的展现给父母,这是虚假的懂事。
这个阶段,重新认清了老妈。
4
工作后,和老妈的关系就如同闺蜜的关系,无话不谈。
但是,我不是妈宝,也绝不可能是。
大学毕业后进入职场,以前的自负慢慢变为自卑,以前的懒散慢慢变为加班,以前的悠闲慢慢变为焦虑。
这几年,经历了一些事,交了一些朋友,听了很多道理,但是却越来越迷茫,不知道喜欢什么,也没有了往日的激情,热情。
经过一番纠结,去年做出了决定,跳槽换行重新开始。一开始我不敢跟老妈说。

不是因为胆小,因为我做事属于是我说了算,没有人可以强迫我。
主要是顾虑到老妈会担心我,担心我失败,担心我最后一无所有,增添她的烦恼。
当时的情景我至今仍旧记忆深刻。
打电话告诉老妈决定换行,以为那边会有短暂的沉默,没想到传来一句很干脆的回答,“只要你想好了,就去换吧”。
紧接着,“钱不够了给我说,打给你”。
当时内心很复杂,五味杂陈,纠结了几个月的事,老妈直接爽快的答应了。
想想也是,从小到大,老妈对我一直是放养式教育,所有关口的决定都是我自己做的。
只不过以前不懂事,现在学会考虑父母的想法了。
这个阶段,重新习惯依赖老妈。
以前依赖是无尽的索取,现在是体谅。

类似的记忆还有很多,只是这几个在我的脑海中留存的更深。
相信各位老铁跟我一样,有过这些苦涩有美好的记忆。
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由目中无人,任性胡闹变为成熟懂事,脚踏实地,背后往往有老妈的无私付出,默默忍受,不求回报的引导。
那妈妈的辛苦又该谁去体谅呢?
那妈妈的付出又该如何回报呢?

母亲节,送妈妈一束康乃馨,但是花会凋谢;给妈妈发个大红包,但是太俗气;回家陪妈妈吃顿饭,但是距离远。
那该送什么礼物给老妈呢?
什么样的礼物既能够持续一辈子,又能够表达自己的爱与孝心,还能够给老妈的健康保驾护航呢?
关键是有意义,不俗气呢?
话我都说到这份上了,难道你还不明白吗?难道还不知道我是做什么的吗?
——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我都在这里,不离不弃。
往期经典:
保险咨询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值付保
风险需求分析,保险规划咨询,协助保全理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