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有约

作者: 欧歌zy | 来源:发表于2020-11-25 15:13 被阅读0次
    土楼秋色/魏心宏摄

    离开呈坎,下一站要去石潭和阳产,都在歙县范围内。其实呈坎过去也属歙县,地改市时划归市属徽州区,区府所在地岩寺,是皖南重镇,抗战初期,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在岩寺集中,组建成抗日的新四军。岩寺以前也是歙县的。

    从呈坎到阳产,是歙县境内从西北到东南的一次大穿插。坐在大巴上,王小兵老师一直嘀咕,中午要是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其实我的心情比他更迫切,巴不得能在歙县城休息两个小时,去寻觅45年前我所走过的大街小巷。

    45年前的1975年,我作为在校的工农兵大学生,同一位老师和另一位同学3人一道,被学校派往徽州,

    执行一项研究历史名人朱熹的学术任务。徽州地区抽调了4名文史专家,和我们3人组成一个临时团队,最终目标,是写一本有关朱熹的通俗读物。

    方法是分工协作,各管一段。每人把自己分担的部分,写成若干个互相联系的小故事。最后汇总的时候大家都傻了眼,由于各人文风不同,有的很时令,有的似古董,有的唠唠叨叨,有的半文半白,这样编成一本书,不仅读者看不下去,我们自己也目不忍睹。

    问题汇报到领导组,领导决定,在我们中间择优选出一名统稿人。为了公平公正,要求每人拿出一篇自认为最满意的文章,不署名,统一交到领导组评定,最终胜出的文章作者,即为统稿人。

    评定的结果令所有人感到意外,专家和老师都没有选上,可能是我的文字简单而又浅显,正好对上通俗读物的路子,统稿任务最终落到我这个学生头上。那时候不讲究论资排辈,大家对这个结果也没什么意见,但对我来说,压力山大。我要对这本书负责,本来3 个月后就可以回校上课,现在没了期限,春天来的,过了夏天,又过了秋冬,整整一年时间都耗进去了。

    在此期间,我利用星期天,把歙县的大街小巷,以及岩寺、深渡这些重点乡镇都跑了个遍。

    45年后的今天,当我得知这次皖南采风有个阳产土楼时,不禁吃了一惊,好歹我也算是半个歙县通了,怎么就没听说过土楼?看来这冥冥之中有个约定:45年前忽略了她,如今得补上。

    阳产导游/李远波摄

    阳产属于深渡镇的一个村,我们到达的时候,正是上午八九点钟的最好时光,30多人下车后,立马涌向山寨。迎接我们的,是几位手举导游小红旗的大妈。

    一位身背耳麦扩音器的大爷,好像是她们的头,正在招揽生意:“嗨!这里有土导游,花钱不多,讲的清楚……”

    可惜大爷找错了对象,我们这拨人是摄影采风,只对捕捉镜头感兴趣,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唠唠叨叨的讲解上。

    山寨的土楼依山就势,层次感很强。主体色调是黄与黑,黄的是墙,黑的是瓦。就连村里的狗也是这样,只有黄狗和黑狗,看不到白狗和花狗。

    我走在村里的石板小道上,忽听上面有人么喝,抬头一看,只见两个汉手中各拿一根小碗口粗的木头,正一下一下地往下砸,那模样很像云南少数民族的舂新米。么喝声就是从那两个汉子口中传出来的,只是没听明白究竟在喊什么。

    过了一会,我转到上面,见几个人正在修房子,用泥巴筑墙,这才反应过来,刚才那两个汉子不是在舂米,而是在打筑墙用的粘土。

    王京生老师观察得更细,他不知在哪里发现了一块黑板报,那上面写的《打土楼哼调》,正是那两个汉子么喝的词儿:

            打土楼那么吙嘿

            加油干那么吙嘿

            嘻呢呢呢呢,嗦啰啰呔

            保土楼那么吙嘿

            土楼美那么吙嘿 

            冬暖夏凉那么吙嘿

            嘻呢呢呢呢,嗦啰啰呔

            传遍天下吙嘿

                                阳产打土楼表演队创

                                              2020.11

    我们是11月8号到阳产,这个《打土楼哼调》的落款时间是11月,最早也不过是一个星期前。我们能够看到和听到这首最新创作的劳动号子,也是很荣幸的。

    土楼黑板报/王京生摄

    沿着石板路继续往里走,在拐弯处,见到一位正在回家的大妈,她望了望我说,中午到我家吃饭吧。我说我们是团队,统一安排。她失望地转身走了。

    要不是跟团,我还真想去她家,尝尝这山寨农家饭的味道,说不定还会在她家住下来,好好经营一下这次土楼之约。但这只是奢望,这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本以为一直往里走,在下面绕个圈子就能回到开始进村的地方,结果走到头是绝壁,无法往下绕,只好折返。

    走到转弯的山泉处,看到刘桃几个人蹲在小石桥上,好像在等什么。

    “等谁呢?”我问。

    “别说话,蹲下来。”刘桃神秘地招招手,又补充道,“有惊喜。”

    “在哪里?”

    “快看!下来了。”

    我顺着手势望去,见对面山坡上,一红衣女子,顺着台阶袅袅婷婷地走下来。

    这边刘桃等人拿着相机,咔嚓咔嚓拍起来,一直拍到红衣女子走下台阶。

    “你能再走一遍吗?”

    “行。”红衣女子边上台阶边说,“我在我们那边,就经常给大家当模特。”

    我这算是看明白了,原来这是她们半道上截下的模特。这红衣女子真是好性情,萍水相逢,就如此敬业地表演了几个来回。

    义务模特/徐友梅摄

    这中间我也拍了几张,拍过后翻出来看看,似觉不太理想。等我收拾好相机,发现刘桃她们都不见了。

    这下吃惊不小,眼看快到集合的时间,这时当独行侠可不是好事。一时慌不择路,上下几条道,不知哪条是正路,只能朝着下山的大方向往前赶。

    赶到一处人多的地方,忽然发现昌光环也在里面,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下来,终于有伴了。

    昌光环是这个团队中我所认识的第三个人。那时我刚到文化局,他是刚大学毕业,分配在文化馆。那时大学生很稀罕,文化系统正在制订九五规划,就把他和图书馆另两名大学生抽上来帮忙。

    他对阳产这地方好像很熟悉,为我指了下山的路,他自己还在那里磨磨蹭蹭,似有未了之事。

    下山之前,我在一处观景台驻足小息,45年之约,我要把这山寨土楼再看上最后一眼。忽然想起10年前看过的福建土楼,两相比较,福建土楼像是个时髦的洋小姐,而阳产土则是个淳朴憨厚的村姑,更像是个过日子的人。

    我按照领队的要求,11点半准时下了山。过了一会,昌光环也下来了,背了一麻袋山芋。他告诉我,这山芋在溪口那边要6块钱一斤,这里只要两块,去年他也在这里买了点山芋。

    他还对此行作了评价,说开头在木梨硔担误了时间,那里没什么好看的,呈坎这边才好玩呢。说罢,满意地笑了。

    其他人直到12点才下得山来,看着大家在这里用心用情,想必事先和土楼也是有个约定。

    黄与黑/徐振华摄 土楼晒秋/李平摄 土楼炊烟/李文坛摄 仰望/黄晓峰摄 思索/徐友梅摄 聚焦/赖俊强摄 瞄准/徐友梅摄 妖娆/洪名勇摄 阳产李铁梅/李远波摄

    吃过午饭,我们这个皖南采风团便踏上了归巢的旅程。

    和来时的沉闷不一样,归途的大巴上,气氛非常活跃。有唱歌的,有唱黄梅戏的,还有诗朗诵和小品,搞得像一场文艺晚会。

    禇金群老师朗诵的诗歌《胡杨颂》,声情并茂,把胡杨精神演绎得荡气回肠,博得大家阵阵喝彩。

    “小棉袄”李平表演的小品《乞讨》,维妙维肖,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张晓凤主席在采风团出发前就说过,这次皖南之行,一定会玩得很开心,现在证实,果然如此。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当年汤显祖在仕途潦倒之时,朋友劝他去徽州拜见许国,以图东山再起。许国是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还当过皇帝的老师,当时他已退休在家,但还是能说上话的。

    我这次到徽州,也曾想着许国,想着到他那个八脚牌坊下再观瞻一番,仔细回味45年前在这里留下的青春脚歩。

    虽然这个愿望没实现,但我越过呈坎,圆梦土楼。最重要的,是结识了一群多才多异的摄影人。

    “笑谈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人生一大快事也。

    大巴上的欢乐/汪增华摄

    (全文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土楼有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ol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