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成长读书会-阅读分享第62天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那怎么从时间那里“偷”时间呢?就是善用自己的“暗时间”。
什么是暗时间?这个概念最先提出的是刘未鹏的书《暗时间》,简单的说就是思维的时间,也就是没有产生直接成果的时间。一个人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
在《学习力》里,Angie的定义是:从前没有察觉到的时间和察觉后可以被有效利用的时间。
把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利用起来,积少成多,自己会多出好多时间。
如何利用暗空间呢?
首先,重要的是专注时间。你也许会问,都专注的了也有暗时间?那是当然。暗时间既然也称为思维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思考,就是充分利用暗时间。比如,阅读的时候,带着问题读,要比一片空白打开书来看字收获的更多。带着问题边读边在书里找答案,避免重复翻阅,看完后重新思考,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时,尽量专注找一些与问题相关的答案,而非发散性思维,不停切换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向,这样也可提高效率。在阅读后,再把当时的灵感统一整理出来,节约时间的同时也锻炼了脑力。专注时间内的暗时间,就是少任务的切换,不必打乱自己的思路而“偷”出的时间。
第二,学会利用自己的常态时间和动态时间。常态时间就是每天需要重复做的事情所对应的时间,没有严格时间范围限制。比如每天刷牙、吃早餐、上下班路上的时间等。可以做什么呢?手不得空的时候,就听音频听课程。有条件的话,就阅读。不推荐刷微博朋友圈看新闻,这些都是假装没有浪费时间而已。这就是在想要获取一时的谈资和充分利用时间中做选择。
我起床后,就习惯打开手机听音频,刷牙洗脸早餐时间,可以听完一本书或者一节课,听的时候思考记住要点,之后记录,记忆力比之前明显好很多。习惯性手边有书,在外面的时候就是微信读书,哪怕等电梯的时候看上5页书也是好的。
动态时间就是从一个角色转变到另外一个角色的时间,从A事件转换到B事件的时间。比如原本约了朋友,结果临时取消的时间,这可是大块的时间,做计划的时候就安排一个planB,不会觉得被爽约,还能为自己有这么充足的时间而感到愉悦。
第三,合理安排进度条时间。原本计划1个小时完成的任务,结果3个小时还在无厘头。这个时候就需要为自己设置时间底线,不要为一件事消耗时间。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就放下做别的事情,等有灵感的时候再来接着做。可以把一件大事拆分成几个步骤来解决。
其实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因为人们对时间的利用率不同。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多活很多年。“偷”点时间,为自己争取更多。
阿丹 WeChat id:27332947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