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非暴力沟通》一书,让我反思良久。如果生活、工作中多一些包容,多一些体谅,那么和谐就在我们身边。
女儿今年九岁多了,读小学四年级,小孩子的顽皮,倔强,有时真的好无奈,只好暴力了。可之后又后悔。读了这本书之后,尝试了一次,效果真的很好。我才回过头来反思,真的是必须吼,必须暴力吗?不是,只是我缺乏耐心,缺乏倾听的能力罢了。静下心来,与女儿交谈,听听她的需要,从她的需要入手去与她沟通,其实会发现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姑娘,她的顽皮,她的倔强都是事出有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想,怎么样才会不暴力呢?这里的暴力不仅仅是武力,更多的应该是语言,这本书给了你我很好的答案。
“非暴力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来主导生活。人们常说: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为了生存,我们必须不择手段。这个观点,请恕我无法同意。”这是原文的一段内容,其实我自己感触蛮深的。生活中充满爱,才会和谐不是吗?然而现实中又有太多的不确定,因为总有一些“垃圾人”,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从江歌事件到醉汉酒后杀人,再到保姆忘恩负义“纵火案”,虽然是个例,但我们也不得不反思,“暴力”仍充斥在我们周围。但我们面对平等的对话,和谐的氛围时,好好说话尤为重要。因为需要在沟通中了解彼此,在沟通中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是工作、学习、生活顺利进行。
“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它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这是文中对我们提出的一点要求。今天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科技已经代替了许多的人力,同时人与人的交流也日益减少,更多是追求速度,而忽略了情感的交流,更谈不上“非暴力沟通”了。而情感的沟通交流是必须的,而非暴力沟通为我们指明了道路,先从倾听开始,倾听对方的需要,对方的请求,彼此坦诚一些,那么就会建立良好的交流,从而解决问题。我觉得一个好的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倾听者。对于与学生的沟通真可谓是斗智斗勇,但我从工作中发现,往往孩子比较喜欢和他可以平等对话,尊重他们成长的老师。所以适当的运用沟通技巧,静下心来去做一个很好的听众,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
这本书读的有些仓促,不够细致。所以感受不是很深,这本书为人与人的沟通指明道路,无论是在家庭中,社会中,还是工作中都该好好说话,用心倾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