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叟

作者: 晓风知非 | 来源:发表于2024-11-19 22:26 被阅读0次

《杜陵叟》

白居易 〔唐代〕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的冬天到第二年的春天,江南广大地区和长安周边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旱灾。白居易是在元和三年刚刚担任左拾遗一职的,此时上书力陈旱情严重,民生疾苦,请求朝廷能够及时认真“减免租税”,以“实惠及人”,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白居易的一番忠诚打动了宪宗皇帝,他不但批准了白居易的奏请,还下了一道“罪己诏”。

可是令白居易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切只不过是障眼法而已,不管皇帝的免税是否出于真心,但是官吏却是绝不肯照章办事的,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的政绩就要受到影响,他们的官路也会不再亨通。所以,他们用一套阳奉阴违的“锦囊妙计”,那就是拖延不办,对此,白居易也是莫可奈何的了。这样一来,受灾的老百姓并没有从中得到任何的恩赐与救济,免除租税的诏书竟成了一纸空文。白居易在悲愤之余,忍不住提笔写下了《轻肥》和《杜陵叟》两首诗。

《杜陵叟》是一首风格通俗的小诗,也是白居易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诗人自言此诗旨在“伤农夫之困”,这与此诗内容完全一致。诗中描写了自然灾害的空前严重,更写了长吏里胥甚至皇帝相互勾结、狼狈为奸,采用苛捐重税,对遭灾百姓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压榨。天灾人祸相乘,百姓只有〝典桑卖地纳官租”,而顾不了“明年衣食将何如”了。

诗人对此表示深切的关心、同情。诗中还进而揭露了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的虚伪,以及他与下层统治者相互勾结共同压榨人民的卑鄙伎俩,显示了令人钦佩的勇气。

白居易主张文学尚质尚用,元白诗派则是文学史上著名的通俗诗派。可见通俗诗风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观相一致,它具有质朴之美,率真之美。此诗的表现手法是朴实的,语言亦极其通俗。诗人写灾情的严重,与利禄熏心的官僚,写人民的贫困处境,均采用白描手法,并以此表达其沉痛而又热切的感情。

此诗叙事直切而毫不隐讳,语言通俗易懂而又质朴凝炼。而其反映现实的深广度,有人说,恐怕只有老杜的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相与媲美。

相关文章

  • 杜陵叟

    白居易〔唐代〕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 分享‖生命的零度

    一、古诗 1,杜陵叟(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

  • 《杜陵叟》唐·李白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風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

  • 怀杜甫

    大雅久不作,元气亦何有。 吾师杜陵客,皤皤蜀中叟。 近体效阴何,文章极渊薮。 长吟成诗史,百代竟谁偶。 当年逢国变...

  • 杜陵

    谁能想到,在西安城区不到五公里竟然有这样一片绿草地!虽已是深秋,依然到处绿油油的,四季常青的桂花树,一眼望不到边的...

  • 诗界的扛把子——圣佛神仙魔鬼狂

    诗圣,杜甫,唐诗人,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别名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

  • 诗词简牍:杜甫《绝句》

    杜甫(712——770)字子美,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又自称“杜陵布衣”,后世又称他杜少陵、杜拾遗...

  • 杜陵绝句

    【唐】李白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译文 向南登上杜陵,北望五陵。 落日的映照使得秋水显...

  • 拜谒杜陵

    作为杜陵地区的人,从小在杜陵地界生活,但从来没有去过汉宣帝刘询的陵墓——杜陵。 今天在家,妹妹的女儿练车,所以下午...

  • 【晨诵】2018.6.19

    杜甫 [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杜陵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tm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