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读书散文
丢弃讨好型人格,坚持独立精神,一定要向他学习

丢弃讨好型人格,坚持独立精神,一定要向他学习

作者: 堂前燕子 | 来源:发表于2018-12-23 11:31 被阅读0次

    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苏格拉底

    十月国庆节期间,意外看到了(英)阿兰·德波顿著的《哲学的慰藉》,受益匪浅,一直舍不得还回去。

    阿兰·德波顿是被誉为“英国文坛奇葩”的才子型作家,在《哲学的慰藉》这本书中,德波顿以其特有的英国式笔调引领读者进行了一次轻松的哲学之旅,典雅风趣,帮助我们走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蒙田、尼采、叔本华等大师的精神世界,使读者发现,人生的悲苦、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在他们的智慧中都可以找到慰藉。

    德波顿认为这些哲学家的共同特点是爱智慧。他们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他们的共同精神是不向世俗低头,坚持独立思考。

    在第一章中,作者解说了苏格拉底。他从苏格拉底之死开始,讲述了苏格拉底临死前都没有动摇他的信仰:苏格拉底宣讲完一个哲学论点,便泰然伸手拿起那将要结束他生命的毒杯,他在服从对雅典法律的同时,对自己内心的召唤始终不渝。

    德波顿说这一切让他的心灵震撼,因为他在与人谈话时总是重视取悦于人甚于讲真话。为了讨好别人,常常为索然无味的笑话大笑;对待陌生人,常采取饭店守门人对待有钱顾客那种奉承的态度——那是出于讨好所有人的欲望而表现出的过分殷勤;总是努力博取大人物的赏识,每当同他们见过面后,总要久久心怀忐忑,担心他们是否看得上自己,而从不对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公开表示怀疑。

    而这位哲学家宁愿失欢于众,获罪于邦,而决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的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而且,他的自信不仅是出于一时冲动或者匹夫之勇,而是来自更深层次的、根植于哲学的源泉。哲学给苏格拉底以坚定的信仰,使他面对千夫所指能够保持合乎理性的而不是歇斯底里的自信。

    德波顿认为这种思想的独立性,展示了一种力量,可以抗衡在行动和思想上曲意逢迎的习性。在苏格拉底的生死之间包含着一种召唤,唤起人聪慧的怀疑精神。

    其实我们不也是如此吗?每天忙着逢迎别人,而忽略了生而为人的本真。在日常生活中,拥戴权威,有时是那么盲目跟风,从未想过是否可靠,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

    每个社会都有一套观念,应该相信什么,如何待人接物,否则就会遭到怀疑,不容于众。这些社会规范有的是用法律条文明文规定的;更多的则是在一个庞大的伦理和实践的判断体系中本能地遵循的,这个体系叫做“常识”,它命令我们穿什么衣服,采用什么理材标准,尊重什么样的人,遵守什么礼节,以及过什么样的家庭生活。如果对这些规范提出疑问,就会被视为怪异,甚至故意挑衅。常识之所以被悬置起来而不容置疑,是因为人们把它的叛断都视为天经地义,不必加以审视。

    但是人类如果都按照常识生活,又怎么可能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呢?

    德波顿对苏格拉底的解读,告诉我们要敢于怀疑传统观念的合理性,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原则,只要你是正确的。人的生活是多元的,要敢于挑战权威,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是对的。只要有好奇心、思维正常,有意对一种常识的观念进行评估。

    一项论断是否正确,不取决于它是否是大多数人的主张,或长期为重要人物所信仰。只有不能被合乎理性地驳倒的论断才是正确的。

    在今天的社会上,人们常认为富人就应该捐款,并且要多捐;穷人就应该吃方便面,穿朴素,如果穿得好吃得好,怎么可以?

    诸如此类的话题屈出不穷,其实这都是人们的惯常心理,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请像苏格拉底一样思考和精神独立吧!徳伯顿的解析让一切更明了,不妨看看这本书,吸取更多的能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丢弃讨好型人格,坚持独立精神,一定要向他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vg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