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唢呐

作者: 夕阳溪下 | 来源:发表于2017-02-26 22:16 被阅读0次
父亲的唢呐

父亲年轻的时候,跟乡里的一位师傅学吹唢呐。那个年代,谁家有白事喜事,都少不了吹吹打打,每次给的酬劳不少。父亲学成后便以此为生,那时他风华正茂,一把唢呐,吹响四村八乡。

每隔几年,村里都会在春节闹红灯,那是我儿时最喜爱的文化节日。红灯有马灯、云灯、轿子灯等等。在头几天,村里人会请父亲吹唢呐,再喊几个人敲锣打鼓,先把气氛搞起来。父亲说唢呐要两个人一起吹,这样才够响,才能把锣和鼓比下去。很多人会来村里的空地围观,父亲就跟他师傅两人一起卯足了劲儿地吹,喧天撼地,旁边敲锣打鼓的,楞是咬紧牙关,也盖不住他们的声响。

闹红灯那天,父亲会带着我在身边。扮演彩灯的人个个脸上都浓妆艳抹,扮马灯的,手握彩鞭,身前拴个五颜六色的纸马头;扮云灯的,穿一身白衣服,双手持云一样形状的纸灯;扮轿子灯的就辛苦了,他们人得待在纸轿子里,手提着轿子走,还要左顾右看的,小心翼翼的,生怕纸刮破。他们在村里挨家挨户地表演节目,父亲则寸步不离地跟在后面伴奏。在人山人海中,他专注地半闭着双目,鼓着腮,手指不停地在唢呐孔上灵活点动,像个陶醉的艺术家。

后来,红灯逐渐淡出村里人的视线,白喜事慢慢地更换成音响歌唱之类的,找父亲吹唢呐的人少了。父亲为了生活,只好放下唢呐,带着母亲和我去外地谋生。唢呐放下容易,想再拿起来,就难了,而这一放,就是好多年。

前年村里又闹起红灯,也许是最后一次了,村里的青年都出去打工,只留下老年人在家。过年大家才回来一次,回来就沉迷于赌博。这次闹红灯,可能是有些人还存着情怀吧。村里人再次邀请年过五旬的父亲吹唢呐,母亲怕他累着,执拗不让。父亲不听,固执地拾起唢呐,在家门口练习。斑旧的唢呐一醒,嘹亮的调子依然高亢激昂,像父亲不服老的倔脾气,在村里百转回荡。

那年的红灯节,我跟在后面,分明看见父亲吹了一阵,脸就通红,时不时停下来歇歇,喘喘气儿。我的心中微微一阵酸楚,他拾起了唢呐,也拾不回青春,终究是老了。红灯节结束后,父亲无奈地摆摆手,仔细把唢呐包裹起来,放进衣橱的抽屉里。

昨天的荣誉爬满了团团青苔,疲惫的执念经历了圈圈年轮。当年轻气盛慢慢地在柴米油盐中,熬成了皱纹,当万丈锋芒在生活的奔波里,尝尽风吹雨晒,除了守着这最初的情怀,还有什么能够聊以慰藉?回头望一眼稍纵即逝的时光,我听到父亲的唢呐声,在傍晚时分,如落日般的低沉。

相关文章

  • 父亲的唢呐

    父亲年轻的时候,跟乡里的一位师傅学吹唢呐。那个年代,谁家有白事喜事,都少不了吹吹打打,每次给的酬劳不少。父亲学成后...

  • 父亲的唢呐

    文/小婷半清 1. 我的父亲是吹唢呐的,说得好听点是“民间艺人”,说不好听点就是一个“吹响器的”。乡下的红白喜事,...

  • 父亲与唢呐

    今天想说说我的父亲,和伴了他三十年的唢呐。 我父亲兄弟四个,他排行老二,一九六六年的,不到二十岁就跟唢呐打交道,唢...

  • 父亲

    父亲是个手艺人,家传的唢呐匠。 早些年,娶妻生子、搬家、老人去世之类的红白喜事都是要请唢呐匠人的,父亲也就整天的忙...

  • 百鸟朝凤

    游天鸣的父亲一辈子都想学唢呐,但是奈何自己没有着天分。虽然游父没有能学习吹唢呐这门手艺,但是他对于唢呐这门手艺却是...

  • 读《百鸟朝凤》有感

    主人公游天鸣起初学吹唢呐是被父亲游本盛逼迫的,他对唢呐匠梦想的坚持,与其说是他自己的,不如说是父亲的。天...

  • 唢呐声起,百鸟朝凤

    吴天明遗作《百鸟朝凤》,一部唢呐的传记。 一个父亲带着孩子走在山间地头,去往唢呐大师焦三爷在的水庄的路上,学吹唢呐...

  • 说点和《百鸟朝凤》不一样的

    《百鸟朝凤》讲的是游天明在父亲要求下跟着老一辈唢呐匠焦三爷学习吹唢呐,学成接班后,却面临唢呐正逐渐被淘汰的现实的故...

  • 观《白鸟朝凤》电影有感

    这部电影通过讲述游天鸣随父亲的意愿从小跟着焦师傅学习唢呐的故事,给我们呈现了那个时代关于唢呐匠的骄傲和坚持,这是一...

  • 百鸟朝凤:人为什么要善良?这个故事说出了答案

    文/曼熳 01 1982年,当地唢呐正流行。红白事,都离不了唢呐队的出场。 为了给孩子找一条出路,老实巴交的父亲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亲的唢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ya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