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和几个老朋友一起吃饭,大家每天都行走在忙碌中,很长时间没有相聚了。
知心的朋友就算几年不见也会一见如故。饭桌上,我们的话题从穿衣吃饭到人生哲理,从上天入地到天地轮回,有高兴,有伤感。
其中一个朋友说,我一定要把这次聚餐用文字记录下来,载入我们友谊的史册。
一个朋友调侃他:“没想到,你还挺文艺的。写好之后让我看看,如果没把我写好,一定让你重写。”
我记得他之前应该没有这个爱好,大概是这几年新发展的吧。
我问他:“你之前没有这爱好啊,怎么现在也开始闲情逸致了?”
他笑笑说:“以前生活没有什么负担,一个人吃饱喝足,全家不饿。现在有了老婆孩子,明显感觉生活有了压力。后来发现,烦躁的时候,不想说话的时候,静下来写写文字,心情就会变得好点。”
我跟他不同,我很早就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滴,高兴的,不高兴的,成功的,失败的,就像轨迹一样,连在一起,就是我的生活。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把自己沉浸在各种文学的殿堂中,与每一位文学大咖进行思想上的碰撞与交流,也一度认为自己心中应该算是有点文学墨水。
后来毕业之后,进入了舒适的工作环境,没有任何反抗就被沦陷,丢弃了早起看书的习惯,也没有了挑灯写作的决心,果然舒适区是害人的。
自媒体的兴起,又燃起了我最初的梦想。
我开始疯狂研究,搜集素材,模仿爆款,背诵金句…
一个月下来,我并没有收获预期的成绩,反而越来越迷糊,越来越没有方向。
我开始变得焦躁,自己这样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己真的不适合写作?写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渐渐摆脱了焦躁,写作本来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写出成绩固然是好,就算没有成绩,也在心中扎下了不平凡的种子。
养成了早起看书的习惯。
长期的舒适区让我养成了睡懒觉的习惯,八点上班,七点半还跟被窝作各种斗争。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想想如果能把那会的时间用到现在,不知道能看多少本书。
养成了善于总结复盘的习惯。
因为没有吸收新的内容,也就无所谓复盘;因为没有最初的目标,也就谈不上总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除了年龄,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有了时间管理的初步意识。
一件工作,一周拖一周,知道最后无法再拖的时候才挑灯夜战,加班加点,最后只能胡乱应付,完全没有工作效率可言。
写作给我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改变,让我自己嗯感到跟很神奇。再也没有时间追狗血的偶像剧,也没有时间逛淘宝,乱花钱。
想要坚持写作,就必须持续输入。输入的过程也是改变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有了思考,脑子就不会生锈,而且会越来越灵活,反过来思考更多更深意义的问题,提高写作的深度。
弗洛伊德说:“我们写作的最主要目的是要满足自己内心的某些需要,而不是为了别人,虽然当别人看到了我们的努力、认可了我们的成就时会让我们产生强烈的满足感,但写作终究还是因为自己内心的碰撞,是为我们自己而写。”
对我来说,写作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改变了很多不好的生活态度,让生活变得积极起来,活跃起来。
有了目标,就成功了一半。
不想当将士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坚信成功的道路上,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地朝着目标不懈奋斗,万一理想实现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