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因素导致,今天的A股又是一片哀嚎声~
两市上涨个股数仅不足900家,超3600家下跌。
然而,成交额却差点就上了万亿,算了下,差不多9800亿的样子。
这个是不是能说明,大跌的行情,其实还是不少股民依然在买买买呢?
起码那些机构庄家可能会抄底一部分吧,毕竟他们就是钱多到不知道投哪,这种时候很多股票又跌回来,不买才怪吧?定投着抄底是不错的时机。
我今天也在观察最近新买入的一只股票,今天又跌落到整数价格以下了。
设置了更低的价位,想看看能否加一手,最终没成功。
无所谓,反正资金有限。
我本来也只买了一手,现在买短线,单只股票预期获利目标仅设置在500元以上,毕竟投入少嘛~
所以,也就不是很想花心思。
这个月已经走到了22号,和月初设定的一样,这个底部区间没那么容易突然反弹上去的,且等着吧。
接着回忆记录第六章后面的形态,今天是——捉腰带形态、向上跳空二只乌鸦、三只乌鸦、反击线(约会)心态。
捉腰带形态:由单独一根蜡烛线构成,同时具有看涨或看跌的意义。
1、看涨捉腰带线又称为开盘秃(脚)阳线,看跌捉腰带线又称为开盘秃(头)阴线。
2、捉腰带蜡烛线的长度越长,则技术意义越大。
3、市场理论依据解析:若市场收市于黑色的看跌捉腰带线之上,意味着上升趋势已恢复,若收市于白色的看涨捉腰带线之下,则意味着市场的抛售压力重新积聚起来了。
向上跳空二只乌鸦:第二个黑色实体的开市价高于第一个黑色实体的开市价,并且它的收市价低于第一个黑色实体的收市价,同时这两个小黑色的实体,与它们之前的实体之间形成价格跳空。
1、这是一种看跌的价格形态,因此它通常处于上涨的行情中。
2、有一种形态它的前两根蜡烛线与“向上跳空二只乌鸦”形态相似,但是之后又出现了第三根黑色蜡烛线,这时如果之后出现一根向上跳空的白色蜡烛线。
或这根白色蜡烛线的收市价高于最后一根黑色蜡烛线的最高价,即形成了买入信号,这类蜡烛线即“铺垫形态”。
“铺垫形态”可以是2、3根,甚至4根蜡烛线。
“铺垫形态”是看涨的持续形态,它与“向上跳空二只乌鸦”都是较少见的形态。
“铺垫形态”与“向上跳空二只乌鸦”主要区别:最后出现的是一根白色蜡烛线。
三只乌鸦:由三根蜡烛线构成,其收市价都处于或接近其最低点,同时每一根蜡烛线的开市价都应当处于前一个实体的范围之内(有分析者认为,三只乌鸦的第一根黑色蜡烛线的实体应居于前面白色蜡烛线的最高点之下)。
1、“三只乌鸦”具有看跌的意味。
2、也叫“三翅乌鸦形态”。
反击线形态(约会线形态):指两根颜色相反的蜡烛线具有着相同的收市价。
1、“反击线形态”具备看涨的意义。
2、“看涨反击线形态”与“看涨刺透形态”的区别:
前者通常收市价仅回升到前一天的收市价的位置,而非向上推进到前一天白色实体的内部。而“刺透形态”中第二根蜡烛线是深深地向上穿入前一天黑色实体之内。
因此,“刺透形态”比“反击线形态”更具备底部反转的意义。
3、“看涨反击线”与看跌的“切入线”形态区别:
“看跌切入线线”的第一根蜡烛线是长长的白色蜡烛线,保持了牛市的上升动力,在下一根蜡烛线上,市场在开市时向上跳空,但此时熊方挺身发起反击,将价格拉回到前一天的收市价水平。
另外,白色的“看涨反击线”比“切入线”的白色蜡烛线更长,换句话说,在“看涨反击线”上市场在开市时急剧地向下跳空,然后再反弹回到前一天的收市水平。而“切入线”只是在开市时稍稍下跌一些,然后便回升到前一天的收拾水平。
4、“反击线形态”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第二天开始价是否强劲地上升到较高的水平(在“看跌反击线形态”中),或者是否剧烈地下降到较低的水平(在“看涨反击线形态”中)。
其核心思想是,在该形态第二天开始时,市场本来已经顺着既有趋势向前迈了一大步,但是后来却发生意料不到的结果——当日收市价回到前一天收市价的水平。
Ove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