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慧寺
伊秉绶
龛收江海气;
碑出鱼龙渊。
一、注释
1.定慧寺——为镇江焦山古禅林。据传建于汉代兴平年间,原名善济寺,清代康熙南巡时改名为定慧寺。
2.伊秉绶——清福建宁化人,字组似,号墨卿。伊朝栋子。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改刑部主事。工诗古文,究心理学,尤精书法。有《留春草堂诗》、《坊表录》、《修齐正论》。
3.鱼龙——张衡《两京赋》:“鱼龙者,为舍利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嗽水,作雾障目,化成黄龙八丈。”
二、赏读
1.格律
龛收江海气;
平平平仄仄;
碑出鱼龙渊。
平仄平平平。
上下联:
单句内24节奏点平仄交替,上下对应24节奏点平仄相反。
上联句脚:仄,下联句脚:平。
2.对仗
上下联:
‘龛’和‘碑’名词相对;
‘收’和‘出’动词相对;
“江海”和“鱼龙”并列结构词组相对;
‘气’和‘渊’名词相对。
3.联意
定慧寺
伊秉绶
龛收江海气;
碑出鱼龙渊。
定慧寺位于镇江东面的长江之中,收纳了江海之广袤之气;
而寺中的《瘗鹤铭》碑,则出自海底的鱼龙之穴——水晶宫呀。
4.评赏
这是题《定慧寺》对联。定慧寺,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原名普济寺,宋朝时称普济禅院,元代改称焦山寺,清康熙南巡来游焦山时将春改名为“定慧寺”,一直沿用。
上联,切定慧寺的地理位置,主要写定慧寺佛法之广大。龛,本是供奉佛像或神位的石室或小阁,这里代指定慧寺。“江海气”,定慧寺位于焦山南麓,而焦山位于镇江东面的长江之中,素有“中流砥柱”之称,所以说定慧寺收纳了江海之气。赞其佛法广大也。
下联,切定慧寺中的《瘗鹤铭》碑,主要写定慧寺源远流长。碑,即《瘗鹤铭》碑,《瘗鹤铭》为南朝梁天监十三年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原刻焦山西麓石壁上。因石山塌方,碑两次跌落江中。宋代淳熙年间,曾将此碑从江中挽捞出来,后又坠入江中。到康熙时,陈鹏年在焦山募工打捞,共捞出五块石碑,移至焦山定慧寺,今存其中。“鱼龙渊”,本意是说《瘗鹤铭》碑从深海中捞出,寓意是说定慧寺源远流长也。因为,定慧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刹,曾有“十方丛林”、“历代祖庭”之称。
整幅联,以典言事,气势非凡,赞颂了定慧寺佛法广大,源远流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