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痛苦不源于事物本身,而源于你的看法。
而这个看法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人性,一方面来源于你的价值观。
我们要常思考的是,遇到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但有的人坦然自若,按部就班。而不同的心态最终让他们成为了不同的人。
1.对错之争
请你停下手头的活,放松下来,跟我做一个练习。这个练习可能会改变你的一生。
请你回忆一个过往你觉得最憋屈的事。
这件事完全不是你的错,但是你承担了相应的代价。你现在开始回忆当时的情景,当时的人说了什么事,做了什么动作,有什么样的表情?
如果你想到的不是一件事,而是很多件,那么你就一件一件地回忆它。
我知道你现在的状态,你开始有点呼吸急促了,这是因为你的肾上腺素正在飙升;你的血压开始上升,这是因为你愤怒的情绪在作崇;你有一肚子的怨气,因为觉得是他们伤害了你,而这不是你的错。
你开始在心里数落他们的不是,开始对“对错”有强烈的执念。
这个时候,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我非常想象电影《心灵捕手》中的数学教授,张开双臂抱抱你,并且告诉你:“这不是你的错,亲爱的,这不是你的错。”
而你可能像那个数学天才一样,在教授怀里哭个不停。
但是,事情到这里好像哪里有点不对。如果你能意识到,说明你对自己还是有清晰的判断。
这个“不对”就是,你已经成年了,你不是那个孩子。你应该有年成人的思维,而不是小孩子的思维。
2.成年人思维
那么,成年人思维和小孩子思维,有什么不同?
对待过去,小孩子习惯纠结对错,而成年人要做的则是吸取教训。
前面让你回忆的憋屈事,应该不是昨天发生的。它们可能是几年前发生的,甚至是十几年前发生的。可是你却把它们背负了这么久。
而就算背负了这么久,你对它们的执念却在于对错,而不是从中吸取教训。
纠结对错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一件事。
因为,如果你足够理性,你会发现所谓的对错,在于立场不同。
就比如,你的妈妈从小不让你看电视,对此你怀恨在心。但其实,你们只是立场不同而已。并不是妈妈错了。妈妈不让你看电视的原因非常简单:她怕你把眼睛看坏了。
只是,你在小时候,认知并不健全,完全不理解妈妈这么做的苦心。
还有,在职场上,你表现优异,结果上司对你大加指责,没事找事。站在他的立场上,他不希望下属威胁到自己的位置。虽然他这么做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但是,我们无法要求每个人都大度。
要求每个人都大度,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
成年人应该务实,不应该有幻想。
3.正确的态度
纠正思维的目的在于:摆正态度。
过去,不管你经历过什么,它都已经过去了。所谓的对错,只有你们当事人心里有一杆秤,其实人谁都不会在意,更不会记住。
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从这些教训中,明白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要亲近什么样的人,要远离什么样的人。
只有这样,你才能越来越靠近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相反,如果你总是纠结谁对了,谁错了,并且把这种包袱背负一生,那就是你的愚蠢了。
大多数人的纠结、郁闷、痛苦,基本都来源于太看重对错,忽视了这件事给你带来的价值。
你换个视角,学会从自己遇到的问题中,分析得失,调整方向。
你将不会有负面情绪,你会微微一笑,继续前进。
马斯克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离婚了,如果他纠结父母对自己不好,那么就不会有特斯拉和Spacex;王健林如果纠结当初跟别人借钱很难,那么就不会有万达;姚明如果纠结刚进联盟时遇到的重重困难,那么就不会有后来进入名人堂的他。
你可以观察一下,你身边那些优秀的,或者相对成功的人,都不是喜欢纠结对错的人,而是善于吸取教训的人。
总结一下,以后的日子里,当你遇到任何让你觉得憋屈的事情时,请你思考自己可以从中学到什么,而不是在心里纠结对错。你会发现,你生活中99%的烦恼,都没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