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媛在《精准努力》说成功的六个步骤:定位、策略、执行、反馈、调整、只要坚持几次这个循环,最后就可以达到第六步——成功。
对于这几个步骤,貌似考研时我也适用过。
首先,定位很清晰,确定目标学校,心心念念想从北方的城市转战到南方,但,说实话,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要来南方,只是心里有个一定要去的念头,感觉自己的命在南方,就像我有个哥们感觉自己的命在北方一样,后来他真的考了南开大学,定居在了天津。而我,来了南方以后发现,这里确实适合自己生存,所以有些时候,有些东西很神奇。
策略这个词,确实有点高深,我当时对这种拆分和目标做的不够,只是做了大致的复习计划和时间规划,作者提到的,370分以上就能稳过北大的线,而我对这个截然没有感觉,就知道用尽全力向前冲,结果突破了400分,专业第一考进去,事实证明,考研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无限潜力,对于以后做什么都多了一份自信和淡定,因为我相信很多事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
执行,我的执行力在考研时达到了顶峰状态,每天给自己定的计划,几乎雷打不动的完成,不仅完成,而且是高质量专注的完成,我不知道别人能专注多久,我只要开始复习就是特别专注的状态,每天,每天,直到考研前,当别人把一本几百页的专业课看了5遍时,而我已经反复记忆不下于20遍了,可能我比别人笨吧,结果总分300分,我拿下273分,是当年的专业课最高分。分析原因,一,内驱力。因为一心想考研,并且是必须考上那种,我放弃了一切找工作的机会,考研的过程对我来说太痛苦了,我不想经历第二次痛苦。二,做好计划,专注高质量执行。
反馈,应该是复习一段时间就用真题来检验复习的效果,这个我最擅长,反复检验,多次分析总结,基本能知道出题人的思路,一旦思路重合,就不怕考试了。
调整,估计也是我最擅长的,我觉得整个成长过程可以用一只打不死的小强来形容,这个貌似也可以称为“逆商”,遇到逆境,很少有放弃的想法,也很少有逃避,每当别人说我不行时,我的倔强换来的努力足以堵住别人的口。包括现在,让自己有个成长型思维,遇到问题,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进步。
成功,考研、司法考试以及后来的找工作考试,都让我体验到了成功,说实话成功的感觉很美妙,但通往成功的过程更值得让人记忆和回味。
现在看来和作者成功的路径不谋而合,估计大部分的成功都是这种模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