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
人是从生命出发,走入死亡的。属于长寿的,占十分之三;属于短命的,占十分之三;想要照顾生命,却往往走向死亡的,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什么缘故?是因为照顾生命太过度了。
听说善于养护生命的人,在陆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与老虎,在战争中不会被兵器所伤。犀牛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用不上它的刃。这是什么缘故?因为他没有致命的要害。
解读
一梦不觉天地老。人世间,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即使你三头六臂也无法更改这种铁的事实。生与死是很沉重的话题,大多数人没有勇气去探究死亡,而是采取一种回避与妥协的态度。这是传统文化中所遗留下来的,都格外忌讳的东西;但是死亡像幽灵,它会随时出现。
事实上,有生必定会有死,但死无定期。到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死?究竟死在哪里?或自己家里,或在别的什么地方,或是在异国他乡?……。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至,任何人都无法预料的事。也许一切事皆有可能发生,具有它的不确定性。
有人长寿,有人命短。那些夭折早亡之人。一类是因为不珍惜生命,行动不慎,进入了“死地”;一类是因为过于珍惜生命,反而适得其反,妨碍了生命。只有践行清静无为、随顺自然的养生之道才能生存长久。
文章中说,善于养护生命的人,不会受到猛兽、刀兵之类的伤害。听到这里,有些人或许对老子的言语产生质疑,难道老子并非血肉之躯?其实,他的阐述之意是:得道之人遇到生死险地,也处惊不变,无所畏惧,这真是“致虚极,守静笃”的殊胜妙用。
本性是无所谓生死的,置身于自我之外就是生,执着与自我就是死。圣人常在无生无死的心境中随缘自在,称不上活着,那里还有死亡的桎梏!
在老子看来,一个人的嗜欲太重,就会快速地走向灭亡。一个人敛欲守静,以心合道,他就与道相应,能够长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