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是一个温带海洋性气候小城的普通冬日傍晚,时节马上就要到大雪了,气温比往常年似乎要高一些。
在这个老旧小区的小学门口,三三两两站着等候多时的学生家长,都在等待着上课后足球延时班的孩子们放学。
路灯在不远处兀自亮着,而马路两边疏疏朗朗的银杏树已经完全掉光了叶子,像一个体态干瘦枯瘪的孤寂老人,在瑟瑟的寒风中,沉默安静地矗立着。
学校两边不宽的马路上,还停放着周围居民的私家车,中间的空档,仅仅能容纳一辆私家车通行,如果遇到了两车相会,势必就有一方需要退让或者是在拐弯处等候。
与学校北边隔马路相望的,就是本地一所私立的高中学校。
于是每当刮风下雨,或者是开学放学的时间段,这条马路上背着书包的孩子们,骑着电动车接送孩子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者小饭桌工作者们,以及进出小区往返必经之路的私家车们,当然,还有特意接送孩子们的私家车,还有小学门口维持秩序的保安、老师、志愿者们,以及定点就突然出现在街角的流东小摊贩,显著标志就是冒着热气腾腾出锅的蒸竹糕,有时候还有卖糖葫芦的,卖鲜牛奶和奶制甜品的流动小摊,就共同汇聚成了两条以学校为中心点,往返交叉、拥挤无序的一派繁忙熙攘景象。
这可苦了住在小区里面的人,尤其是早晨急着上班和晚上着急回家的时候,设想一下,再赶上节假日,如果加上阴雨天,下雪天,好吧,整个马路往往顶到了一起,变成行人穿插而过的密密匝匝,人来人往的烦躁停车场。
好家伙,有一次就在小区门口堵着,愣是等了半个多小时才进来,加上又内急,给我难受得啊,真是非常煎熬,求心理阴影面积!
这还不是本地什么好学区房的所在地,都如此艰辛。可想而知,越是好学区,越是老破旧挤,交通高峰期越是焦灼,行人越是艰难。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将来的重托。可交通高峰期,接送孩子的都太不方便了。有时候小区外面双向八车道的路边,都被等候接送的私家车,停占了半个路面。
每到这时,自己就在想:真不知住到这样的小区,到底是不是明智之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