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我正在备课,微信里进来一条信息:老师,我家孩子反应最近班里同学有带指虎、匕首来学校。万一同学之间有冲突,拿出利器伤人怎么办?
我一听懵了,平时和孩子们约定好,玩具都不能带,甚至一张卡片都不行,怎么还会有这样明目张胆带利器玩具的?我回复了该家长:谢谢告知,我明天会调查。首先消除这位家长的顾虑。
第二天上午我没课,但我一早就匆匆来到学校,我要第一时间处理这件事情,在学校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当我在班里谈起这件事,大家直指一位同学——小陈。不是群体事件,那就相对好处理了。第一节大家都去上课了,小陈被我留下来谈话。
我问了一连串问题,哪里来的玩具?目前拥有多少个?藏在哪里?平时什么时候玩这些玩具?学校适合带这类玩具吗?……小陈刚开始一句话不说,我也表明了态度:带利器这件事是不对的,老师的处理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处理这批玩具,在享受乐趣的同时不伤害到人,将伤害降到最低。消除了他的顾虑,我在一问一答中,也将带利器有可能出现的后果一一告知,最后让小陈自己判断,是否合适继续带利器玩具来学校。
经过交谈,小陈主动选择了要把这类玩具全部丢掉。我知道这是违背孩子内心的。于是我提议:玩具不带学校玩。回家和家人坦白自己有这些玩具,并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在家里玩。玩耍时,必须大人在场,把握玩耍的尺度,万一发生危险,也可以第一时间处理,保证生命安全。
后续我又找了家长聊这件事,也和家长表明了我处理这件事的态度和做法。孩子已经知道错了,至于回家怎么处理,尊重家长的意愿。家长也非常配合,聊了接下去的做法。
事情处理到这儿,我想当然觉得差不多了,没想到,这件事还有后续……
第三节课后,又有学生跟我反应,小陈带利器玩具是因为有高年级欺负他!饭都来不及吃,我又找上了小陈。这回的谈话,小陈似乎特委屈,眼泪刷刷地掉。我一边安慰,一边跟他说,在学校受人欺负要马上告诉老师,想要带利器保护自己,万一误伤了人,于人于己,后果都不堪设想。
随便扒两口饭,我又找了高年级班主任聊这件事。老师之间达成一致,与其私下乱来,不如把孩子们叫在一起当面解决。起因无非是无意的碰撞,然后两个学生开始对骂,高年级觉得低年级没礼貌,想要给点压迫感,低年级觉得高年级不爱护同学。在老师调解下,双方互相道歉了,各归各班。这回总算找到根源了。
又是一通联系家长,把今天后续的事情说明了一遍。后来陈妈妈给我发了一大通心里话,觉得自己对孩子太严格,以至于影响亲子关系,当孩子面临欺负,第一时间没有找父母,而是自己用不恰当地方式解决。接下去要改善亲子关系,让孩子知道父母是他坚强后盾。
班主任工作真是费心费力,表面看得见的冰山下是巨大的冰块有待了解,才能做出更正确的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