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藤树下

01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其起点是汉桓帝宠信宦官,十常侍干政,导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天灾,终于爆发了黄巾起义。
中国封建王朝的宿命,都和农民起义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必然关系。比如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汉末的“黄金起义”,隋末的“瓦岗起义”,唐末的“黄巢起义”……
这些起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葬送了一个又一个封建王朝。
在中国,以宗教为名义,装神弄鬼的农民起义都是没有出路的,因为中国文化的底蕴是儒家思想,离开了这个文化本源,就无法挂羊头卖狗肉了!
所以黄巾起义,以及后来的太平天国,都是历史中的歪把葫芦,是成不了正果的。
黄巾起义的直接后果就是军阀割据。“春秋无义战”,自然东汉也就无义战了。
军阀混战,就像体育竞技比赛,一圈下来,该淘汰的都淘汰了,就剩下冠军曹操,亚军孙权,季军刘备,还有几个弃赛的军阀,比如西凉马超,汉中张鲁,以及益州的刘璋。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人家小朋友都懂的道理,这几位军阀愣是不懂,心里还盘算着,我不招惹别人就行了。
你不招惹别人可以,但你无法阻止别人惦记着你。
于是曹操攻西凉、取汉中,刘备攻益州,取西川,傻眼了吧?

02
孙权没地方可夺,西头被关羽霸占着荆州,东头被曹军守着合肥,跟铁桶似的,狗咬刺猬,无法下嘴!
打合肥吧,打不过,还差点被团灭。打荆州吧,除非自己是想找死。
所以,没办法,只能动用嘴皮子,一次次上门讨债,索要荆州。
荆州本来也不是孙权的,是人家刘表的。后来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了曹操,所以,荆州又成了曹操的。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击败了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想要荆州,但被刘备先下手得到了。
孙权不干了,于是因为荆州的归属问题折腾地花样百出。
周瑜是索要荆州最急切的人,先后用了“假途伐虢”,“美人计”等上好计策,但都白用,诸葛亮只用一个“拖”字诀,没说不给,只是一直拖着。
于是,周瑜郁郁而终,这是因荆州归属问题,东吴死的第一代将领。
于是,东吴视刘备为死敌。
第二代都督鲁肃上任,围绕荆州问题,又开始新一轮搓商。
先是把孙小妹骗回江东,原本意思是带着扶不起的阿斗一起走,迫使刘备拿荆州赎人。
这要放在现在,就是典型的“诱拐妇女儿童”和“绑架”案例,结果,“赵云截江救阿斗”,又泡汤了……
东吴为了索要荆州,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刘备和孙权的所有矛盾,都是因为荆州。荆州之战,是三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接下来,鲁肃也死了!荆州还是没要回来。但已经死了两位大都督。
荆州的怒气值即将满格。
恰好此时,刘备攻取益州后,又攻克汉中,刘备进位“汉中王”,令关羽率荆州军北伐,攻取樊城。

03
终于,东吴的春天快要来了!
此时,东吴已是第三代将领吕蒙任都督,又提拔了第四代将领陆逊。
这俩人为了夺取荆州,一个推病不起,一个拼命奉承关羽,让关羽误以为东吴不会进攻荆州。
于是,关羽率军北上,围攻樊城,又“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
曹操甚至都要迁都以避锋芒。
就在这个时候,曹操想起了孙权,这小子可用!
于是,憋着一肚子怨气,饱受几代人屈辱的东吴,怒气终于爆发。吕蒙白衣渡江,夺取沿江烽火台。
东吴大军长驱直入,守将糜方、傅士人投降,关羽的归路被切断。
紧接着,曹军大将徐晃和东吴吕蒙夹击关羽,关羽败走麦城,派廖化向上庸守将刘封、孟达求救,二人不发兵。
于是,一代武圣,兵败被斩……

04
这里且不说,糜方,傅士人,刘封,孟达的对错!
只能说,此时的刘备内部已经出现很严重的问题了。
糜方,是刘备的小舅子,刘封,是刘备的干儿子,他们宁可选择投降或者按兵不动,都不愿施以援手。可见对关羽得有多少怨恨啊!对关羽的怨恨且不说,对刘备呢?也许根本没有丝毫感恩!
我们最为看中的姻亲,在关键时刻,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唯一誓死突围,去成都搬救兵的是没有任何血缘,没有任何姻亲的廖化。
所以,自古以来的帝王,都是严禁外戚和后宫干政,能做到这点的,无疑都是明君。
关羽之死,是孙刘之间,积累了几代人的恩怨爆发,也是早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孔明提出的第一步战略:占领荆州!
孔明的政治理念中,始终坚持的是:东和孙权,北拒曹操。
这个理念也值得商榷!
三足鼎力,是够平稳,但也意味着不能改变!
改变任何一点,都会全盘改变。就拿命令关羽北伐这件事说,关羽的北伐,直接导致曹操和孙权穿起了连裆裤。
孙权是不可信的,当然三国中也没什么信义可言。一切都是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关羽之死,死于孔明之手!把谁放在荆州,都得死!只是死的快一些,慢一些不同罢了!
今天就到这里,下期说说,刘备伐吴,为什么诸葛亮没一起去!敬请关注!
注: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