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邶风·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注释】
⑴邶(bèi)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九首。邶,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汤阴东南。
⑵简:鼓声。一说选择。一说形容舞师武勇之貌。朱熹注:“简易不恭之意。”
⑶方将:将要。将,一说大。万舞:周宗庙舞名,分文舞、武舞,文舞者手握雉羽和乐器,模拟翟雉春情;武舞者手持盾、枪、斧等兵器,模拟战斗。
⑷方中:正好中午。
⑸在前上处:在前列的上首位置。
⑹硕:大,美。俣(yǔ)俣:魁梧健美的样子。
⑺公庭:公爵的庭堂。一说指宗庙的公庭。
⑻辔(pèi):马缰绳。组:丝织的宽带子。
⑼籥(yuè):古代乐器,如笛,有三孔或六孔。
⑽秉:持,拿。翟(dí):原指野鸡,这里指野鸡的尾羽。
⑾赫:红色。渥(wò):浓厚润泽。赭(zhě):赤褐色,赭石。
⑿公:这里指卫君。锡:赐。爵:古代的一种酒器,青铜制,用以温酒和盛酒。这里指一爵酒。
⒀榛(zhēn):落叶灌木。花黄褐色,果实叫榛子,果皮坚硬,果肉可食。
⒁隰(xí):低湿之地。苓(líng):一种苦的药。一说甘草,一说苍耳,一说黄药,一说地黄。
⒂云谁之思:思谁,思念谁。云,句首语助词。
⒃西方:西周地区,卫国在西周的东面。美人:这里指舞师。一说指卫公
【译文】
鼓声擂得震天响,盛大万舞要开场,正是红日当空照,舞蹈领队站前方。
舞师健壮又英武,公庭上面演万舞。动作有力如猛虎,手握缰绳似丝足。
左手拿着龠管吹,右手野鸡翎毛挥。红光满面像赭涂,公侯连说快赐酒。
高高山上有榛树,低田苍耳绿油油。心里思念是谁人?西方舞师真英武。那英俊的男子啊,那是从西方来呀!
【赏析】
《简兮》一诗,由于卒章词语隐约、意象朦胧,所以全诗旨趣要眇难测。
现在比较多的研究者据诗中所用“山有榛,隰有苓”这一隐语,推测此诗有关男女情思。
万舞,古代的舞名。先是武舞,舞者手拿兵器;后是文舞,舞者手拿鸟羽和乐器。陈奂《诗毛氏传疏》“干舞有干与戚,羽舞有羽与旄,曰干曰羽者举一器以立言也。干舞,武舞;羽舞,文舞。曰万者又兼二舞以为名也。“西方美人”乃是指万舞领舞者。
本诗描写了一场盛大的舞蹈表演, 领舞者武舞时的雄壮豪放,突出舞者高大魁梧的身材和威武健美的舞姿;文舞时雍容优雅、风度翩翩。领舞者的多才多艺使得这位女粉丝心生爱慕,对他极尽赞美。最后是这位女粉丝情感发展的高潮,倾诉了她对领舞者的无比倾慕和刻骨相思。
最后以树隐喻男子,以草隐喻女子,将对舞师的爱恋之情毫不掩饰地显露出来。
《简兮》是身为观众的女子对万舞领舞者一见钟情,炽热坦率,鲜明可见。
《宛丘》则是身为观众的男子独自起舞的巫女一见钟情,突如其来,清醒而笃定。

诗歌背景:
旧说是讽刺卫君不能任贤授能、使贤者居于伶官的诗。
近现代以来则新解纷出。邓荃《诗经国风译注》认为是描写舞女辛酸的诗歌,翟相君《诗经新解》却考定诗中舞者为庄姜,此篇是讽谕卫庄公沉湎声色的作品。(看过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说,这是春秋时代的公元前666年,楚国令尹子元为挑逗寡嫂文夫人而排演的万舞。)
余冠英《诗经选》、高亨《诗经今注》、袁梅《诗经译注》等认为是卫国宫廷女子(贵族妇女或一般侍女)赞美、爱慕舞师的诗歌,大概是一位女子在观看盛大的“万舞”表演时,领队舞师高大威武英俊的形象,引起了她的爱慕,于是就产生了这首赞美的诗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