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从运城办事回来,到敬老院看望公婆后,又驱车返回村里的院落。
公婆原来住在村里的院落。院子很大,是两个宅基地连在一起。公婆很勤快,将西院后面的空地开垦出来,把土翻松,刮出整齐的埝,开出菜畦,往里面撒上菜籽。
每年夏秋季节,院子的菜地真是收获丰硕:紫色的茄子、碧绿的辣椒、溜圆的西红杮、脆脆的菜瓜,缠在枝杆的蚕豆苗上结出串串的嫩蚕豆,吊在架子上的长豆角,墙根处还栽有葱苗和大蒜……冬季霜后,还能从地里刨出红薯、土豆和洋姜呢。
每每在院落里欣赏生机盎然的各种蔬菜时,总会对公婆感慨土地的馈赠:“土地真是聚宝盆啊,种啥便能收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正是因为公婆的勤劳,才会有这些喜人的收获。
公婆喜欢养小动物。院子里有狗狗猫猫,还有鸡和鹅。公婆常为猫狗煮食拌饭,将它们喂得肥肥胖胖,毛色发亮。公婆还从地头路边割青草,剁小切碎喂鸡与鹅,养得鸡鹅不识歇地下着蛋。
公婆很爱花。屋檐下种几棵牡丹,墙角处栽几株月季,台阶上摆放着盆花绿植。
因为公婆住在村里,几个孩子便常聚在这个院落里。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院子里飘荡着大人小孩的欢笑声。这个时候,就连公婆养的猫猫狗狗都会依在人的脚下,绕在人的身旁,分享着家里的欢快氛围。
时光如梭,不觉间公公已八十多岁,婆婆也近八十了。公婆的身体不如从前,甚至很让几个孩子放不下心。
年前,公婆吃午饭时中煤气晕倒。所幸的是,在昏迷前还能拨通孩子的电话。孩子和120从不同地方同时赶往村里。吉人天相,总算是有惊无险。
过年后,勤快的公婆依然住村里的院落,几个孩子放不下心,尽可能多地回去转,尽可能多地打电话。但是,毕竟都有事情要干,都有工作要做,不能时时守在家里。
尽管公婆在生活上能自理,发自内心不愿给几个孩子添麻烦,但孩子们却放心不下。围绕着“如何为父母养老”的问题,几个孩子开始协商。雇佣保姆吧,合适的人选不好找,再说频频出现的保姆虐待老人的报道与视频也着实令人胆颤。让公婆轮流在几个孩子家住,孩子请假在家专门照顾也不现实。
经过讨论与考察,感觉去敬老院是不错的选择。公婆共住一室彼此不分开,可以相互作伴互相照应;房间里空调电视卫生间,生活必需一应俱全;敬老院里同伴多,在一起聊天谝闲,共同话题多;一日三餐有现成的饭菜,顿顿不重样,吃完饭后不用洗碗;换下的衣服有人负责洗晒收叠……
刚开始,公婆从心里还不能接受“住进敬老院”,可能是感觉面子上过不去,害怕别人笑话。经孩子们的劝说,决定先试一段时间。很快,公婆适应了敬老院的生活。
但是,公婆始终放心不下院子里的猫猫和狗狗,还有满院的蔬菜和花草。每隔几天,公婆便会赶回村里走进院落,看看猫猫与狗狗,料理蔬菜与花草……
上周雨水较多,公婆好几天没能回村里。中午一见到我们,便询问回不回村。“已经七天没喂狗狗了!”公公说着便哽咽了,眼里泛着亮亮的泪花。
刚打开门,公婆的电话便跟了回来:“记得喂喂猫狗,记得看看菜瓜豆角……”
东院里铺满厚厚的落叶,穿廊上胡同里台阶上也不例外。乍一看,院子在雨后落叶的装扮下,多了几分“颓废”,少了太多的“生机”。细细品味,缺少的应是“烟火气”。
今年雨水充沛,蔬菜瓜果长势极好。西院后面的菜瓜,梗挺叶旺,枝蔓肆意爬过小路,攀过菜畦,连连的叶子铺满后院。长长的豆角隐在蓬勃的藤蔓里,须用镰刀拨开相连的叶子才能找到……
站在院里环视着,瓜藤豆蔓疯狂生长,虽显生机,但野性太足;因缺乏管理,藤蔓相互纠缠而不讨喜。畦里的杂草突兀可见,甚至大有丛生趋势。
这番景象,该说是“生机”呢,还是“颓废”呢?如此下去,我们的这个院落便进入“次生演替阶段”。如果再不管理的话,用不了多久就会踏不进脚、进不去人了。
村里的院子,公婆离开才不足两个月,里面竟充驰着“野性”与“颓废”的交锋!
不禁怀念从前,因为公婆的居住与劳作,院落有着浓浓的烟火味,好一幅“田园生活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