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国藩告诉咸丰,湘军能打赢太平军,主要靠洋枪、洋炮

曾国藩告诉咸丰,湘军能打赢太平军,主要靠洋枪、洋炮

作者: 岩岩说史 | 来源:发表于2024-05-07 07:29 被阅读0次

曾国藩告诉咸丰,湘军能打赢太平军,主要靠洋枪、洋炮。西洋火器不到位,湘军就不轻易出战;想要尽快消灭太平军,还需要更多枪炮。

湘军、太平军是一对劲敌,相互厮杀18年。从金田起义到赖文光军团覆没,太平军坚持了18年,即便是天京事变,元气大伤,湘军获胜也不容易。

湘军很强吗?未必,如果真的特别能打,就不会让太平天国占据富庶的东南11年;天京事变后,还占据江南8年;赖文光更是坚持到1868年。

1856年,洪杨内斗、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但是,曾国藩的湘军还是不能快速取得胜利。要知道,太平军对手众多,湘军只是其一而已,曾国藩并不是独自迎战太平军。

太平军能打,但湘军最终攻克南京,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夺取首功,这又是为何呢?有一原因很关键,就是湘军装备精良,有西洋火器加持,弹药充足。

1854年,湘军连续取得湘潭、岳州两次胜利。湘潭之战,林绍璋的2万西征军覆没;岳州之战,悍将曾天养败亡,湘军得以进入湖北,夺取武昌。

这两次大胜利,让湘军得以生存下来,免于夭折。至于为何获胜,曾国藩给咸丰皇帝的奏折告知答案:“湘潭、岳州两次大胜,实赖洋炮之力。”

湘军获胜,主要是洋炮威力,这是事实。岳州之战,悍将曾天养诱敌深入,斩杀湘军水师大将褚汝航、夏銮、陈晖龙、沙镇邦,以败军之余重创湘军。

曾天养获胜,太平军士气高涨,但依然要弃船登岸。因为,湘军水师装备众多洋枪、洋炮,这些从广州购买来的火器,足以碾压太平军“民船”水师。

田家镇之战,太平军水师4千艘“民船”,为何不敢与湘军水师决战,而是躲在下游,也是跟武器落后有关。

石达开效仿湘军样式,建造专业战船,却苦于没有西洋火器,结果在鄱阳湖中逐渐被湘军消灭。

那么,太平军为何弄不到西洋火器呢?很简单,此时太平天国没有直接取得与西洋联系的渠道,没有通商口岸;曾国藩的火器,主要是从广州购买,与洋人交易。

西洋火器威力大,曾国藩心知肚明,给咸丰的奏折中要求给予更多支持,“尤需有洋炮陆续接济,乃能收到愈战愈精之效。”

太平军西征期间,湘军火器不到位,曾国藩很少出战。一旦西洋枪炮到来,湘军便主动出击,尤其是水师,可以纵横长江,如入无人之境,截断太平军补给线。

赵烈文,湘军首席谋士,在《能静居日记》中,描述了安庆之战的情景。

陈玉成、杨辅清军团发起冲锋,太平军手持稻草,冒着枪林弹雨前进,填平湘军壕沟,前仆后继。

抵达沟边后,太平军一边战斗,一边填壕,并抛掷火罐。

太平军此种战术,与金田起义之初没多大区别。李秀成夺取江浙之前,太平军的西洋火器太少,都是土炮、鸟枪、抬枪居多。

湘军是如何反击?简单说,就是密集火力扫射,构筑一张火力网。

史载:“苦战一日一夜,火药十七万斤,铅子五十万斤。”

战斗一天一夜,火药能消耗17万斤,铅子50万斤,这是什么概念。堪称缩小版的凡尔登、索姆河之战,迷你版的钢铁洪流。

火力优势,是湘军获胜的重要原因。其中,水师装备西洋火炮,让湘军一开始就掌握了长江控制权。江南水网地带交战,太平军先天不足,即便英勇战斗,也挡不住洋枪洋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告诉咸丰,湘军能打赢太平军,主要靠洋枪、洋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yr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