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校园,是一次反思自己认清自己的机会。
文/会啊哦的跳跳虫1
母校60周年校庆,从前的辅导员在qq群里发了条信息,大意是校庆有要过来的同学请与她联系,她做一下登记。同样的消息辅导员连发了两次,qq群里都如死一般的寂静,没有一个人冒出来说话。
我看着这个好久不活动的qq群,上一条消息还是将近一年前同样是辅导员发的,问有没有在扬州工作的同学,与这次一样,依然是没有人回应。
也许是如今很多人聊天的主战场都转移向了微信吧,所以qq的消息才没有人关注到。我这样想着。
但同时也不可否认,即使很多人看到了这条信息,响应者也必会寥寥。
毕业8年,大家都被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操劳地无暇顾及其他,情怀这么矫情的东西能有多少人在意。
那么回到一开始的话题来,母校校庆,如果是你,你会去吗?
文/会啊哦的跳跳虫2
认真讲起来,我想依然会有很多人在反复思考过给出否定的答案,理由无非如下。
毕业后工作生活表现平平的(绝大部分人应该属于这一列):没混出个人模狗样,就不要回去给母校丢脸,让学弟学妹们失望了。
害怕母校高看自己导致明明没那个实力还得打肿脸充胖子的:万一母校需要赞助怎么办,不捐个千儿八百的都不敢说我来过。
无法忍受学弟学妹们期待的目光的:去了就得能为母校做贡献,起码也得是创业新秀,给学弟学妹们提供就业机会吧。
想去又找不到伴儿的:没有人拉帮结派去,人群中形单影只,踽踽独行,岂不是找不自在。
更有甚者,抱着酸溜溜的想法:母校没有专门邀请我去,俗话说不请不到,都没人记得我,干嘛要去。
而大部分的人可能就是觉得去一下太麻烦了,本身也没那么大的兴趣,还是日常的俗事俗物比较重要,情怀一类的东西暂且先搁着吧。
从某种意义上说,去不去校庆和去不去同学聚会大家权衡的内容如出一辙。一经提起,大家眼前回旋的都是名利地位,还有社交技巧、人脉资源。
去了有没有用,能不能显示优越感,能不能借昔日的同学助自己一臂之力。否则,去了就是白去,不如不去。
对于校庆,我本也是抱着无所谓怕麻烦的态度,但偶然的机会,校庆当天我正好就在母校所在的城市,于是便带着4岁的女儿,重游了母校。
我没有参加校方组织的任何活动或是会议,也没有在校友花名册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因为去得比较晚,我的时间仅够牵着女儿在校园里转一转。
这一转,至少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人需要时不时地故地重游,才会有不断反思自己的过去从而修订自己的未来的机会。
文/会啊哦的跳跳虫3
不管怎样,当不满4岁的女儿在学校门口的大牌子下奔跑撒欢的时候,我产生了一种错觉——自己的现在遇见了过去。
记得有一次在和老公重游他的大学校园的时候,他问过我一个问题:如果再回到大学时代,你会怎么度过?
当时我的回答是:多读书,觉得自己读的书太少了,工作、结婚、生子后才发现属于自己的时间太少了,能有那么一刻坐在那里心无旁骛地翻阅一本书简直就是奢望。
如今到了学校的图书馆前,这样的感觉就越发强烈。
当年的自己怎么就不能静下心来多读书的呢?归根结底是不够笃定。
人生的路有很多条,我总是犹疑不决。看到别人出去做兼职积攒工作经验,我跃跃欲试,赶紧也出去找,生怕落在旁人后头;看到有人做家教挣了钱,摸摸自己瘪瘪的腰包赶紧冲出去加入挣钱的行列;看到图书馆里每天风雨无阻过来自习准备考研的同学,我又坐不住了,心想不考研至少考证吧,于是弄了一堆考试用书来看;看到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心又痒了,心想干嘛不加入几个社团,发挥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发展兴趣爱好呢?
对了,就是这样,大学里,我好像做了很多,但没有一样做到出彩。也许有人说,要的就是经历,经历了,就是收获。
可是,到如今,我分明看到的是对人生的路不坚定,对未来犹犹豫豫,没有热爱没有信仰的一种心态。
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才那么容易受别人影响,那么迫切地什么都想来一点。
反观现在的自己,其实又何尝不是这样。
希望能做一些“重要”的事,但又不愿舍弃安稳的生活现状;想要能在工作上叱咤风云,却又做不到对孩子不闻不问。
所以说,世间最难是舍得,一“舍”一“得”间,才是参透了人生的真谛。
笃定了一种目标,必然需要放弃其他,无需留恋,无需怀疑,认准了便只管往前走。从大学时的自己,到如今的自己。同样的弊病,同样的不笃定,反思使我认清了一个更真实的自己。
选定一个目标,笃定地坚持自己的人生, 这是我重游校园反思的第一点。
文/会啊哦的跳跳虫4
当我的女儿在我曾经的宿舍楼前摆出奇怪的造型拍照时,我反思了第二个问题,关于阶层。
记得在大学的时候,室友来自天南海北,家庭背景与生活环境也是千差万别,放在现在,肯定能够思考出阶层的固化与逆袭等等一系列深刻的问题,并且分分钟在室友的身上得到印证。
可在当时,除了觉得有些同学生活费比较多,穿的吃的比较优越外,过得比较奢侈外,还想不到阶层这么深奥的话题。平时大家同吃同住同聊天,只知未来不可知,却并未想到出身背景的不同会对未来有多大影响。
也许是当时单纯吧,也或者是那时媒体不像现在这般发达,现在想来,反而要感谢自己曾经的简单,否则像如今的大众媒体这般宣导的,生出“寒门再难出贵子”,“阶层的固化与难以超越”,“穷人的思维与富人的思维”,“职场处处都是潜规则”这一类的论断,按照自己的心理素质,在当时一定早已不淡定了,哪儿来的勇气在临近毕业之时参加那么多校园招聘,应聘那么多大银行大企业,然后从容地选择其中一个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因为按照如今的论断,工作哪里是找来的,明明是走后门走来的,赤手空拳进大企业,简直是空手套白狼。
所以,感谢当时天真的自己,没有相信天下乌鸦一般黑,才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尝试中增加了披荆斩棘的勇气。这是我思考的第二点。
文/会啊哦的跳跳虫5
最后一点,归根结底,人们在专业选择上,最好还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至少也要是不讨厌的,这样工作才不是煎熬,才有获得长久的满足感与幸福感的可能。
记得当初高考选择志愿的时候,与众多家境平平的孩子一样,我选择了财经类院校经济类专业,因为搞经济的嘛,应该就是赚钱容易的,这个最实惠。千万不要学什么文学艺术考古一类的专业,虚头巴脑的,又不能当饭吃,到时候除了做老师连工作都找不到。
这就是我的周围比较典型的观点与说法,所以我选了贸易经济的专业,虽然那时完全不知道将来能做什么,只是随大流地觉得经济类的一定有饭吃。
而其实在当时我感兴趣的是语言文学、播音主持一类的文科专业(后来发现原来还有心理学这一类的专业,如同发现了新大陆),对经济一点概念没有,但却完全没有勇气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因为“怕没饭吃”。
大学的四年,虽然秉持着一贯的认真精神,好好学习,年年拿奖学金,但始终都没有“爱上”经济学,除了教材之外的经济类书籍与报刊看都不愿意看一眼,反倒是在发现了心理学这一门学科之后看了很多心理学的杂志,并且跃跃欲试地通过了隔壁院校的心理学的自考本科,多拿了一个心理学的学士学位。
工作之后虽然依然没有爱上经济和金融,但所做的工作性质至少还没有让自己反感,有条不紊,按部就班。曾经也羡慕过单位里营销类岗位的叱咤风云,呼风唤雨,但也都明白那只是结果精彩而已,工作的过程不喜欢,便没有逼自己尝试的必要。
如今工作之余我再次捧起了心理学的课本,也算是圆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人要谋生,亦要谋理想,在衣食无忧之后,有一些让自己心满意足的小追求,也算是养生怡情了。
于是,到头来发现,不知不觉,兜兜转转,兴趣总会无形之中指引自己走向内心真正的向往。
这就是我这一次的返校之旅给自己的启发。
所以,这一次的校庆返校,于我而言,与功成名就无关,与攀比炫耀无关,甚至与故友见面无关,它更应该是一次内心之旅,一次检视自己反思自己的机会。
那么你呢,如果校庆,你会去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