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死亡都怕得要命,以至于对于“死”这个字也不敢说出口,成了忌讳。就连跟死亡没有半点关系的数字“4”,也因为与“死”同音被嫌弃得不行,所以有13-A楼,13-B楼,但没有14楼,因为开发商也深知人们对于死亡的抵触可能会影响到整层楼的销售。
很多人以为年过百岁的智者对于死亡会比较坦然、不再畏惧,所以才有日野原重明(《活好》的作者)生前被问到是否害怕死亡,但这位百岁老爷爷也很坦率地说,当听你问到这个问题,我已经怕得要死。同样,维克多·弗兰克尔(《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创造了意义疗法)在纳粹集中营那么残酷的环境下,也没有放弃活着去寻求解脱,而且想着怎么在如此无人性的地方顺利度过今天……
看来,怕死是人类的共性,我也一样怕死,你也是吧。
1.活着才有意义可言
贪生怕死,是本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然而如果死了,鲜花的芳香闻不到了,美食的诱惑品尝不到了,灿烂的星河欣赏不到了,谈情说爱、心流涌动的感觉体会不到了,携手同行、相互依偎的爱情的温度触及不到了,生儿育女、为人父母的乐趣感受不到了……甚至连成了过去的回忆也带不去,人世间所有的美与丑、动与静、贫穷与富有、悲伤与喜悦……与你无关。
所以,我们怕死,这太正常了,活着才能学习新的技能,感受不同的体验,体会美好的喜悦,才能探索未知……这听起来就多么有趣,有趣得恨不得长命百岁、长生不老。
生机2.有死的存在,才有生的意义
因为怕死,所以死亡的意识如此剧烈、痛苦,甚至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但造物主还是让生命在生与死的自然规律下循环,这样看来造物主着实有些残酷,非要以老去、死亡的方式剥夺着我们难以掌控的——美丽的容颜、灵活的四肢、健康的体魄……
假如只有生,没有死,手中的事情可以今天做,可以明天做,也可以后天做……反正我有大把的时间,何必急于一时呢?于是便没有了效率,没有了动力,没有了变化,没有了发展,也没有了生机,也没有趣味。
假如只有生,没有死,身边的人永远不会离我们而去,父母永远在,爱人永远在,朋友永远在……我们是否还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慨,是否还会有“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的精神成长,是否还有珍惜眼前人?
想想,如果真的不必面对死亡,我们是否还会不断探寻活着的意义?
大学的时候,同一位以为有独到思想的老师问关于生和死的见解,她却以很诧异的眼光愣住看着我“年纪轻轻,怎么会想这些有的、没的,你这么神经兮兮的”。
那时,我知道我问错人了。我从不觉得,思考生与死是一件很羞耻、见不得人的事情,但我不再轻易跟人讨论这个问题,而是不断从书中和生活中探寻、思考这个问题。
反而,我觉得只有更深刻地认识生和死,更清楚活着的意义,才能更清晰、更有勇气地活好。
绿意盎然3.在中间地带找到自己
中学第一次接触到《我与地坛》,对我的影响很大,持续至今。最为印象深刻的是史铁生对生与死的思考和解读,简单来说就是:出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死也有其自然规律,而接下来才是我们应该好好考虑的问题——如何活?
有一群人,特别畏惧死,尤其是刚退休,牙齿开始脱落、行动渐渐不灵活、记性越来越差……这些体态总是反复提醒着你:死将近。对于死的焦虑和抗拒,使身体不灵活的同时也绑架了思想,身体每况愈下,焦虑不安中,死亡的脚步反而来得更快。本该安享晚年的岁月,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抗拒死亡了,然而到头来都是徒劳。
还有一群人,外界的刺激,生活的压力,不美好的事物不知怎么的遮蔽了他们感知美好的能力,尽管事业有成,尽管物质丰厚,本应是人人羡慕的条件,却放弃了追求或者意义的权力,选择了放弃自己,放弃亲人,放弃生活。未看遍生活,便选择仓促离开,给自己的一生划上了痛苦的句号,也给身边人的生活划上了痛苦的省略号。
这都是比较极端的生命观。有生也有死,有死就有生;有痛苦也有喜悦,有喜悦就有喜悦……事物的两面性总是这样相伴相生,但我们却不必选择站在哪一边,只需要在中间地带找到自己,并学会在中间地带好好走下去。
过分在意生,过分在意死,都只会让活着产生更多的垃圾时间。在意生,畏惧死,认识生命的规律,并珍惜生命的存在,然后探寻生命的意义,并努力活出生命的意义。
其实,人不会真正完全消失,即便死去,也会以其他的形式活在生者的世界里,并产生持续长久的影响,如日野原重明所说,虽然妻子已逝去多年,但却比活着的时候更加深刻。当然,这种深刻,取决于活着的时候。
即便古稀,依然可以探寻对美好的追求,去尽所能留住美丽的容貌,去追寻未曾有过的体验,去体味更丰富的生活乐趣……
希望我们的人生不是按部就班、不是人云亦云,希望我们的人生不自我设限、不自命平庸,希望我们的人生虽畏惧死、更敬畏生。
默默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