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似天涯,是吾乡》
文/杨炅灵
![](https://img.haomeiwen.com/i5784248/ee847d75858ffb3c.jpg)
人生应该用怎样的姿势活到最后?拼命地,尽力的,轻松的,愉悦的?
这是一个困扰着世界几千年的命题。没有一个人可以给出完美的解答。可它又是如此的有吸引力,令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却又拼命地找不到答案。不过,只要有探索,那就是一种成功。一种向世界挑战的勇气,一种对生命求索的渴望。在连接宇宙的时间里,我所亲眼见到的,所亲身体会的,是我的母亲对人生这一命题的认知与诠释。《不似天涯,是吾乡》便是这样的一份经历。是“蓉漂”,是见证,是对生活绝无仅有的奋斗。这本书流露出来的,是我妈在四十多岁时还能活得像十四岁的我一样的轴。就算是漂泊在异乡的艰辛和酸楚与生活中传递出来的乐观与坚强相对比透出一些悲怆,但是我妈却勇敢地扛起生活这面猎猎飘扬的大旗,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刺。这本书展现出来的,便是我妈对生活的姿势。或许你不需要用双手去俯在地上做四十五度立体的撑,也不需要撕心裂肺呐喊着去奔跑,你不用打着这样的旗号向别人去证明你每天活得有多努力。你只需要一点一点的,将自己的能量融入到你的生活之中,你的心灵之中,并由此散发到这个世界,去诠释发现之乐,成长之乐,创造之乐。书中,无时无处不展示这样的能量。有意外的痛苦与偶然的欢欣共生共存,有雕栏玉砌的精致与清风流云的素简相辅相成,有岁月静好的安守与昂首挺胸的奋进兼容并包,并由此孕育出化茧的蝶。这本书文字上的功夫也是让人自叹弗如。文章行云流水,下笔有神,每每总有点睛之笔。就像是清淡的江浙菜,用精致的味料却能烹饪出鲜美嫩滑让人赞不绝口的美食。也像是煮一锅小米粥,用最平淡的食材却能熬制出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味道。这才是文字最强大的力量。看到的,就是最简单的字符,最简单的情感,包括人世间的冷暖,生活里的琐细,一锅素汤,却造出了最好的味道。化腐朽为神奇,人人都懂人人都会写的东西,却组合成这样强大的能量。或许这样的表达是我妈自己绝无仅有的符号,也是她对人生最真诚的解读。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通过一个奋斗者的眼睛去看世界,还有什么比这更激动人心的呢?看着是人世间,读到是人情间,悟到是生命间。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这就是一部奋斗史,一部寻常却又独具特色的奋斗史。没有激情的豪言壮语,只是一段“蓉漂”经历的真实存在,也是一份心路历程的本色写真。好的文学作品,不一定需要那种磅礴的情感,就算是细小间也可以产生共鸣。
十四总角,四十不惑。二十几年的差距纵横就像是横亘在宇宙的两个极端。但是我妈却将四十岁活成了十四岁。十四岁的追梦,十四岁的精神,十四岁的朝气。最难成功的人,与生活作斗争;最易失败的人,与命运做抗衡。我妈没有服输。她就是那个不管失败多少次仍能爬起来,并且拼命轴下去的人,跟时间无关,跟年龄无关。这是一种心态,一种乐观的心态。这是一种力量,一种不屈的力量。
她用这本书,告诉世人一个角斗士是以怎样的姿势在场上坚持到最后。书中的记叙日常琐碎,可是却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那种对于生命的执着,对于远方的探索……这是人类的根,人类的魂,也是这本书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蓉漂”短短两年的经历,更多的是对人生价值的追寻。从两年前的那场决定开始,就已注定这是一场与命运角力的过程。书里的刻画深入浅出。没有过多的讲述自己的痛苦与挣扎,而是着力于人性向善的描绘与彰显,以及朝着美好生活前进的画面。通篇传达出,就算有再多的苦难与波折,也可以用内心最美好的能量去改变。
遗憾总是常有的吧,困难总是常有的吧,痛苦总是常有的吧,悲伤总是常有的吧。生而为人,注定一生将接受的是大部分的悲伤和小部分的喜悦。但是小部分的喜悦,却架构成了世界所有的真善美,让人类有了希望和梦想,才能走向诗意和远方。这本书更是一本梦想之书,那是对梦想最澄澈的追求。不带一丝杂质,在锐意进取中的生活,也是美好的。用心去体验、去感悟而流于笔端的文字,才是最具有力量,最具有能力流传下去的。
很喜欢《千与千寻》里面的那句台词,“不工作的人会被汤婆婆变成猪的哦。”每次看到小千寻在稚嫩中成长,总会想到这句台词。简单,可是却道出了人生的哲理。在当今,工作不再是指简简单单的做事,更多的是对一件事情的不懈追求。大国工匠精神被用来形容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小家奋斗精神则是一个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人皆凡人,世乃红尘,即便是凡人也可以获得那份属于自己的清欢,哪怕是红尘也可以体验那份别具一格的雅致。这就是自己的小确幸,小快乐。从这个角度讲,我妈不仅是一个写作者,她是尘世生活的体验者,她是梦想世界的奋斗者,抗天抗地抗压力,那是她的倔强和坚强。当这一切化成文字时,力量就尖锐到无法被摧毁。这本书,就是两年“蓉漂”最凝练的纪念吧,用实践去探寻,用心灵去感悟,用文笔去记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不再是一本书,它是一个人灵魂的栖居,那是何等的巍峨!这就回答了开篇的话题:一个人该用怎样的姿势活着。不似四十,是十四,用这种年轻的心态去活着吧,用这种执着的精神去追求吧,像我的母亲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5784248/8e7c2b4f23c35e8a.jpg)
【作者简介】
杨炅灵,14岁,初三竞赛班学生。兴趣广泛,酷爱阅读。在国家级重点期刊多次发文。读后感《铁罐的声音》被国家中文科技期刊收录。武侠小说《剑无殇》被四川数字出版社签约出版,在当当、亚马逊、掌阅等有售。与母亲杨华合著散文集《你的九岁,我的九岁——亲子文学成长手记》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https://img.haomeiwen.com/i5784248/3833dda9bb146f5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