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译文】
柳下惠做执法官员,多次被撤职。有人对他说:“您不可以离开鲁国吗?”他说:“正直地工作,到哪里去不被多次撤职呢?不正直地工作,为什么一定要离开祖国呢?”
通过这段话进行分析,我觉得柳下惠的潜台词是:我不愿意改,如果我愿意改,早就改了,那我不愿意改,出去或不出去对我来说没意义。
在微子篇里了解到,“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孔子对柳下惠的言论符合法度,行为合乎理智的做法,对柳下惠的人品还是予以肯定的。
孔子是主张积极入世的,修身、治国、平天下是他的理想。所以,孔子并没有效仿柳下惠,而是不断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寻找合作的人。
柳下惠并没有意识到环境的影响力,所以选择不离开祖国。好的环境催生“善”的行为,坏的环境诱发“恶”的意念。
比如,一个坏人做坏事,也是要有坏的环境起到作用的,他离开了这个坏的环境以后,到好的环境下生活,他可能很难做出这样的坏事来,人的行为是会大量地受到环境的影响的。
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古人早就意识到了。我们所熟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就是在不遗余力地给孟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引导他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等等…
我们在生活中也能切身感受到,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为什么在空闲的时间,大部分的人会选择去书店、图书馆读书、工作呢?
因为家里是休息、放松、吃饭的地方,且家里的有床,电脑,电脑连着WIFI,厨房里有冰箱,几乎都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会吸引人们过去,分散人的注意力,学习读书无法让人专注、投入,对学习不太有利。
有时候的内心深处总会有这样一个声音:别看了,别看了,打开电脑玩会儿吧,玩两把,就玩两把,冰箱里边有西瓜,拿点来,就拿点来,躺床上边吃边把手机刷,要不顺便把这期综艺节目看完吧……哈哈哈,这样一天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所以,书店、图书馆到处都是在专注学习、工作的人,如果你进去了之后,自然而然的也会融入到这个环境里,打开书本之后,自己也会静下心来认真读完手里的书。
千万不要忽视环境的影响力,我们在自身努力的同时,有意识地给自己选择一个好的环境,才会事半功倍。
选择好环境,让好环境塑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