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4 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

64 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

作者: 南山lyh | 来源:发表于2023-03-29 14:19 被阅读0次

    一、摘录
    1、学生的脑力劳动素养乃是教师的脑力劳动素养的一面镜子。
    (老师怎样思考,学生就怎样思考,老师不思考,学生也完全不思考。)
    2、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

    3、少年的脑力劳动有一定的特点:抽象思维逐渐成为学生思维的显著特点,学生用心地感知新的信息,同时积极地思考、加工这些获得的信息。

    4、为了使学生能注意力听讲,我们力求使讲课的思路达到最清晰的程度。

    5、我所注意的中心点,就并不是自己的讲述,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了:从学生的眼神里就能看出他们是懂了或者没有懂,如果有必要,我就补充讲些新的事实。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6、一个好的教师,并不见得能明察秋毫地预见到他的课讲如何发展,但是他能根据课堂本身所提示的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规律来选择那唯一必要的途径而走下去。这种教学观点在对拽上少年的教育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7、对抽象思维和不断地由具体事物向概括过度的需要,是少年期学生自然的精神需要。我们不仅是科学基础学科的教师,而且是思考力的培育者。我们越是接近科学的前沿,我们就越容易观察少年是怎样思维的。为了满足在少年期学生对于抽象活动的精神需要,我们在提供事实上经常是慷慨的,而在进行概括上是吝啬的。……我们叙述事实,而让学生去分析他们和进行概括。

    8、如果一个人不曾体验到这种思考家的自豪感,那么脑力劳动就会变成一种沉重而单调乏味的事。

    9、要使学生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越多,就越有必要进行概括性的研究,使学生通过思考和推理而脱离具体的东西。

    10、我们经常遇到另一种现象:学科越容易,学生对这种机械地“装载货物”的态度就冷淡。

    11、成千上万的教师都遇到这样的困难:许多学生在童年期就学习得很顺利,而到了少年期——据教师们的鉴定——却变得愚笨、无能和满不在乎了,学习对于 他们来说成了一种苦恼和沉重的劳役。……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正是在这个时期,当学生的头脑需要考虑、深思和研究 问题的时候,人们却让它摆脱思考,教师使出教育学上所有的技巧办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容易理解,以便向习惯所说的那样更容易掌握。这样做的结果是很荒谬的:按教师的设想来说,这样做应当使学生的脑力劳动变得轻松,然而实际上却使它变得更艰难了,这就好比是给聪明伶俐的头脑做催眠,使它变得迟钝起来。

    12、我在想:究竟什么是掌握知识?这就是:让事物和事实、现象和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少年学生自己的东西。如果少年感到知识是他的智慧努力的结果,他就能获得并同时运用这些知识。

    13、记忆力的削弱正是少年时期发生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正当一个人应该尽量多地推论的时候,却让他摆脱了思考。必须引导理解能力差和想问题不够机敏的学生去发现真理,知道他的思维豁然开朗。……发现的快乐,凭借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真理的惊喜,能给人以自豪感和自我肯定、自我尊重的内心体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4 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lf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