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谈一谈现代管理方面。提及现代管理,首先何为现代管理?传统管理和现代管理的区别是什么?
中国古代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业立国,农业是国民社会生活中的中心。中国农业社会的生产率一直比较低下。古代先贤们的理想社会是“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农民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则国富民富,农民可以吃饱饭,不至于发生饥荒动乱;风雨不时、天灾人祸等导致的庄稼歉收或颗粒无收,会出现大规模的流民,社会动荡。
在农业社会中,农民是被动接受这个现实,无力做出任何改变。他们既不能改变天气、也不能修筑先进的灌溉系统、更不会有先进的粮食存储设备,唯一可以做的是祈求老天能够仁慈一些,给黎民百姓一些生路。可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天何曾为百姓改变一分一毫。这是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是农民所不能改变的。
而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机器革命以及信息化革命阶段,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大幅度提高,例如修建水坝,基因工程,太空育种等,可以极大的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人类还可以营造一种小环境,例如塑料大棚,种植的反季节蔬菜水果和花卉等;人类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的家禽养殖,结合饲料和药物,使得家禽的肉蛋奶等产量大幅度提高,满足了现在几十亿人口对蛋白质的需求,这一切都是农业社会人们所不能想象的。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现代管理和传统管理,跟上面所列举的事例有什么关系吗?
这里的对比,想说明的一个现象是:被动和主动差别。进而推导出传统管理模式是:精耕细作,在固定的场所去的尽可能多的收获,少有创新和变革,靠天吃饭的成分更多。现代管理继承了传统管理的所有优点,并且还能够创造条件改变现有处境,主动引领变革和创新。
现代社会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变化速度日益加快,改革和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
在发展和创新的环境下,如何能快速主动积极的创造竞争优势和产品成为现代企业一个不可或缺的能力。那些固守传统管理模式的企业,最终会在发展的洪流中掉队,成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磨刀石。
而我们的应试教育,适应传统大工业生产流水线生产,对于探索的兴趣、对未知的好奇心、对于变化创新的重视程度等方面,缺少相应的鼓励机制和动力。
企业应该自己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不断深化系统思维能力,以超级用户理念武装头脑,主动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以期在激烈的竞争当中求得商机。
传统管理和现代管理的区别不仅仅在于一个主动和被动,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希望中国传统的商业管理能够积极做出改变,从传统的模仿,学习到主动引领变革创新,走到时代的前列。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