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学校进行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在校外全天集训的学生大都回来参加了本次考试,当然也有因舞蹈训练受伤未能参加考试的,也有怕考不好不敢回来考试的,还有因仪容仪表不合格没让参加考试的。
今年6月底接班,当时班级仅有24名学生,另外24名学生已经全部外出集训,但到7月初班级就剩十几个人。今天参加考试41人,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壮观的场面。
鉴于之前不少家长曾经提到,学生全天集训结束后还会继续在外面培训班,结合我这几年带高三的经验和学校的要求。利用考前自习课时间,我向同学们分析了今年录取情况和文化课的重要性。
接着,我又咨询了学生在专业课集训班的学习状态。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大多说专业课集训班尽管开设文化课,但是大多流于形式,不能有效落实读背任务和作业。早上8:00之前基本不早读,晚上9:00左右下课。学生的学习状态甚至还不如初中生,更别提高中生了。
我立马想起了接班之初对家长的建议:同一个校外专业集训班的学生,务必构建文化课学习共同体,由家长轮流监督学生完成早读任务。但除了艺奥培训班的八个学生和两位别家长监督学生之外,再也没有构建起来其他学习共同体。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自律程度和目标达成的意愿度不同。
既然无法依靠家长和学生的自觉建立学习共同体,我不得不尝试另外一种方法,建立由老师参与的学习共同体。在每个校外集训班中找一个能量强大,觉悟比较高的学生建立学习群,并拉我入群,以便不时检查学生的学习状态。
我虽无法预测也无法检测学习效果,但只要建立起来,就会对一些学生起作用。
中午,同事告诉我,朵朵的学习习惯不太好,我一离开办公室,她的学习就不在状态。
朵朵午休后,我把同事的话转告她,朵朵一脸不屑的说:“她家孩子都不玩手机?”
对于朵朵的反问,我没生气,也没急于回答,而是向她列举了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女儿,学生自习课时间,我本可以坐在办公室,但我一般选择坐在教室,你知道为什么吗?”
朵朵看着我,估计没理解我的意思,没有回答我。
“你不会以为我是坐在教室监督学生吧?其实,我是让学生监督我自己,监督我不玩手机、不聊天。但是在办公室里就不一样了,没有约束,我身边有手机、电脑,还有同事,玩起来没点儿,聊起来没头儿。”
说到这,朵朵刚才那不屑的表情已经完全消失了,我趁机接着说:“妈妈作为一个成人还需要学生这个集体来约束我。我的任何一个同事坐在办公室里,是不是都会对你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而这种约束力会让你进步还是退步?”
“妈妈,我知道,那个阿姨也是对我好,才把我的不良行为告诉你的。”朵朵认真的说。
“是的,女儿,每个人都想进步,但是有时候一个人的能量太小,无法持续进步,这就需要外力约束自己。所以,以后你在办公室里的所有不良行为,我都会知道。其他阿姨家的孩子在办公室的行为,阿姨也会知道,因为我们是一个追求进步的集体。”
女儿听后,没再争辩什么,低头写作业了。
而我,此前从未如此透彻的理解“合作”的深刻含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