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周心理头条 | 3月19日~3月25日

每周心理头条 | 3月19日~3月25日

作者: b5b338574587 | 来源:发表于2018-03-25 23:52 被阅读0次

一、为什么人们找不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from psychology today)

很多女孩经常抱怨自己非常想结婚,但就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对象,有的年纪轻轻就对恋爱和婚姻丧失了希望,Fredric Neuman 博士想探究这一问题,他发现,这些女孩表现出来的一些特质使其无法选择到合适的人,比如对别人表现的过于冷漠,即使她自己认为是一种中立的态度,但别人看来就是冷漠;还有的是忙于工作,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和与别人基础的机会,只有工作;还有的是对婚姻生活的预期不好。归根到底,这些女孩可以归咎于两个原因:1、太被动和排斥人际交往;2、认为婚姻是一种束缚。所以,她们一般渴望着婚姻,一边和婚姻擦肩而过。

原文链接: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fighting-fear/201304/why-some-people-cant-find-anyone-marry

二、并没有多动症这回事

(from psychology today)

现在的父母都要接受儿科“专家”的指导,他们宣称孩子们应该遵循一些规定的生理、心理和情感增长的标准。如果他们偏离了“平均值”,那么就会出现问题。父母们都很害怕,担心自己的孩子出了问题。一个孩子可能是外向的、积极的、充满活力的、自恋的,但这些特征并非贬义,他非常有活力,而他却可能被定义为多动症(ADHD)。他很容易感到无聊,需要到处跑,可能注意力不集中,但其实他没有任何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种大脑疾病会产生一种叫做多动症(ADHD)的疾病,不要随便定义你的孩子。

原文链接: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the-theater-the-brain/201503/no-there-is-no-such-thing-adhd

三、关于社交焦虑症的新视角

(from psychology today)

社交焦虑(SAD)是存在于很多人身上的一种焦虑症状,患有这种焦虑的人通常会对许多社会中的交往产生焦虑,小到站起身来,大到在众人面前演讲以及和不认识的人交谈。有一个新的视角来判断人们是否有严重的社交焦虑,研究者认为,社交焦虑就如同一个网络模型,如果你对其中的一个节点所代表的事情有焦虑,比如走进一个已经坐满人的会议室,那么,会相应的触发其他节点,对其他的事情也会有焦虑。有的人对于在公共浴室洗澡会有焦虑,但对与陌生人交谈却没有。而有的人对于二者都有焦虑。

原文链接: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fulfillment-any-age/201803/new-approach-understanding-social-anxiety

四、对你的伴侣撒谎会轻易毁掉你们的关系

(from psychology today)

一个最大的事实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撒谎,那些最受欢迎的、最会社交的人通常都是最大的说谎者。谎言通常始于自我保护,但通常是自我毁灭。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谎言是最破坏信任的,有一个十分完美的男人,他约会过很多个女性,但他一直强调并没有找到那个灵魂伴侣,他说他一直都在撒谎,对那些与他约会过的女人们,她们喜欢的只是他伪装出来的那个人,而不是真实的自己。撒谎似乎是很容易的事,但它也会轻易的毁掉一段关系。相反,说真话会让你创造一种信任和纽带,这在亲密关系中非常重要。

原文链接: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living-forward/201803/the-complicated-truth-about-lying-your-partner

五、时代呼吁女性当领导人

(from psychology today)

近几十年来,女性在教育成就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她们不仅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而且在领导岗位上也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在大学入学率和大学毕业率上都超过男性,这一趋势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出现了逆转。如今的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在大学毕业后继续接受教育。很多女性已经学会如何在职场上晋升的同时保护自己,掌握了成熟的社交技巧和微笑技术,女性提前进入领导层的时机已经成熟。

原文链接: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he-speaks-she-speaks/201803/call-women-in-leadership

六、8个方法教你面对生活中的不适感

(from psychology today)

学会管理自己的不适,会让你的生活更有秩序、更专注、更有创造力。1、改变你对不适的看法,比如你要整理凌乱的桌子,会有强烈的不适感,这回事你试着迎接这种感觉,不要拒绝它;2、找到一个舒适的创意空间,你可以定期去咖啡馆、图书馆,有一个专属你的空间来面对那些不适;3、试着冥想,冥想非常简单又有效,可以放松你的思维;4、致力于专注的计划,即使每天只有30分钟的时间,只要坚持的有规律的去做特定的一件事,就会减缓你由于慌乱产生的不适感;5、细化事情,做任何事情时,将其细化成很小的部分,这样会保证计划的实行;6、用不适感推动你向前,想象你充满了不适,这种力量会推着你向前;7、给自己写一些肯定的句子,每天诵读,比如“我相信我自己”;8、感激那些让你感到不舒服的事情,它们的存在是有好处的,帮助你了解自己的短板和力量。

原文链接: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one-true-thing/201803/8-ways-discomfort-is-good-creativity

七、冒险运动员的自尊变化

(from psychology today)

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探险运动员的自尊会发生什么变化?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了户外冒险运动员的自尊随着年龄发生的变化。这项研究使用了徒步旅行者、骑行者、攀岩者、漂流者、登山者以及年龄在45到80岁之间的冲浪者的采访。结果表明,钉住一项任务会增加信心,而失败则会降低信心。自尊常常与自我认同交织在一起。早期,冒险运动员在技能和抱负目标上都能快速成长,这可以增加自尊和自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伤病的加剧,运动员可能无法像以前那样以同样的方式导航。力量和灵活性会下降,耐力会减弱,反应时间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长。他们开始否认自己身体的变化或受伤,并可能试图不顾这些变化追求不现实的路线。在否认之后,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自卑和担心。

原文链接: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urban-survival/201803/how-does-self-esteem-change-in-adventure-athletes

八、一个小方法帮你摆脱“手机癌”

(from psychology today)

目前人类对于手机的痴迷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身边到处都是“低头族”、“手机癌”,常常抱怨自己工作时间太长,没有时间休息,但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你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可能接近你睡觉的时间了。我们以为年轻人玩手机的时间长,但许多中年人花在手机上的时间也不次于年轻人。对于这点,可以试着用一个方法,更多的是进行自我暗示和想象训练。你可以找一个APP来记录你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能控制在2个小时以内就是好的。当你想拿起手机时,想象一下这些时间都被这样浪费了,我们本来可以做很多事的时间,比如运动、瑜伽、看书、爬山。然后基于这种愧疚心理来控制自己对于手机的痴迷。

原文链接: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millennial-media/201803/the-one-thing-you-can-do-help-your-phone-addiction

九、建立一段新的友谊并不容易:社会孤立正在增加

(from psychology today)

曾几何时,人们在飞机上、火车上,买菜时都能交谈几句,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全民覆盖,我们似乎忘记了怎么面对面的交谈。坐飞机时,插上耳机,就把自己隔离在了世界之外,别人无法打扰你,你也无法结交新的朋友。我们都变成了自己的世界,无论是在地理上还是情感上,我们都习惯了这种孤立。作为成年人,我们该如何结交新朋友?我们需要进入别人的生活。很多友谊都是在工作中开始的。在工作场所中,通过休息室等共享资源,抓住足够的机会启动对话。当一个团队完成一个项目时,团队可以一起出去庆祝。在办公室之外聚在一起是一种拓展人际关系的机会,而不是讨论工作问题。

原文链接: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life-gets-better/201803/striking-new-friendship-its-not-so-easy

十、互惠如何放大贫富差距?

(from APS)

一篇发表在APS上的论文研究显示,人们倾向于以增加贫富差距的方式来回报他人的行为。也就是说人们通过戴着财富的眼镜来看待善良,有时还会对最需要的人回报最多。Hackel和斯坦福大学的同事Jamil Zaki对社会资本的不平等特别感兴趣,在实验中,他们发现,即使富人的慷慨程度与富人相当,人们对富人的回报也会有所增加,即使没有潜在的利益,实验中的接受者也喜欢富人。也就是说,富人给予接受者很多财富,有时是他们财富的一半,接受者反过来会给予富人更多的财富,获得更高的评分,而那些本来不富裕的人则得到的很少,评分也低,这就加大了贫富差距。

原文链接:

https://www.psychologicalscience.org/news/releases/how-reciprocity-can-magnify-inequality.html

十一、时间越长,评级通胀越严重

(from APS)

什么是评级通胀,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项选秀节目,随着节目的进行和时间的推移,评委给出的分数平均数会不断上升,再比如让学生在为期2周的时间内每天评估1个故事,对10个故事进行随机排序。对168个参与者的1572个观察结果的分析表明,参与者倾向于对每一个连续的故事比前一个故事更加积极。参与者还报告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评级过程变得更容易、更快、更愉快,但不相信他们的评级会变得更有利。另一项在线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表明参与者认为评分过程更流畅——也就是更容易、更快速——因为他们评估了更多的故事,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评分。

原文链接:

https://www.psychologicalscience.org/news/releases/ratings-rise-over-time-because-they-feel-easier-to-make.html

十二、成年人的政治倾向与其早期人格特质有关

(from APS)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我们在成年后的政治态度根源于儿童早期的人格特质。在英国的两项纵向研究中,超过16000名参与者的数据分析揭示了在5岁到7岁之间的行为问题和25年后的经济和政治不满之间的联系。研究者表示,从这两项研究结果来看,儿童时期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行为问题,比如说,攻击,打架,偷东西的孩子——成年后更有可能是表现为经济上的左倾和不信任政治制度。童年时期的问题可能反映了自我控制的困难和长期的计划或对权威的过早拒绝,其中任何一种都可能导致经济/政治上的不满。

原文链接:

https://www.psychologicalscience.org/news/releases/adults-political-leanings-linked-with-early-personality-traits.html

十三、越看别人,就越容易高估自己

(from APS)

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各种社交媒体上观看他人的视频时,总会觉得自己也能做同样的事情,即使他们根本做不到。Kardas和O '布莱恩测试了一组193名参与者的掷镖能力。那些看了演示视频20倍的人,他们报告自己非常有信心能够正中靶心。但现实是:观看过多次视频的人得分并不比看过一次的人好。研究者还在其他活动中找到了这一现象的证据,包括做月球漫步、玩数字电脑游戏和玩杂耍。参与者观看别人表演这些技能的次数越多,他们就越高估自己的能力。

原文链接:

https://www.psychologicalscience.org/news/releases/watching-others-makes-people-overconfident-in-their-own-abilities.html

十四、老年夫妻吵架对心理有什么影响?

(来自《心理学报》)

随着退休后社交圈的缩小、孩子逐渐成家,夫妻关系几乎成了老年人生活中最核心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虽然相处时间已经很长了,但他们还会有很多负性事件,比如争吵,这些都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与年轻人不同,当老年人遇到夫妻间的负性事件时,选择接受时一种无奈的妥协,会引发老年人的抑郁情绪,还有理性分析也与年轻人不同,理性分析是一种对冲突事件的再确认,会加重老年人的负面情绪。不过,老年人的婚姻满意度仍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像年轻人一样容易受到各种外在环境的干扰和改变。

原文链接: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911.B.20180227.1158.012.html?uid=WEEvREcwSlJHSldRa1FhdkJkVWI2K1hXRHR5VXM3bWNjaEdweDNMOEhQMD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ggI8Fm4gTkoUKaID8j8gFw!!

十五、共情具有性别差异

(来自《心理发展与教育》)

共情是指个体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并且对此作出适当行为反应的能力。女性的共情要好于男性。在情绪共情的性别差异中,成年期的性别差异最大,其次是青春期,儿童中期与学前期无显著性差异。

原文链接: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filename=XLFZ201802001&dbname=CJFDPREP&uid=WEEvREcwSlJHSldRa1FhdkJkVWI2K1hXRHR5VXM3bWNjaEdweDNMOEhQMD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ggI8Fm4gTkoUKaID8j8gFw!!

更多心理学知识,关注微信订阅号小麦心理X(xiaomaixinlix)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周心理头条 | 3月19日~3月25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ql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