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刘老师让我们高五班同侪案例督导重新启航,有时候成年人许学习也像孩子一样,需要有人逼一逼,走出舒适区。
今天第一次案例督导,虽然参与的老师不多,但人少也给了每位老师更多发言的机会。老师们对我的个案进行了督导,让我收获满满的,对之前疑惑的方面清晰了,对后续咨询需要收集的资料、澄清、深入、切入的方面有了方向。
我们探讨了学校的心理老师在个案需要时,可以联系班主任,科任老师,社工等资源共同协助帮助个案,但社会机构收费咨询要遵守咨询伦理,不能违反保密原则,从去找来访者的老师了解来访情况,只能从家长那里了解孩子的情况。
来访在绘画中展现着他丰富的表达。后续咨询仍然可以通过绘画让来访者表达。画画也是一种宣泄,能够释放来访者的攻击性,同时,通过围绕绘画内容,用焦点问句进行晤谈,结合画面内容联想当下的情境,看到来访者不同的面句。
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进行澄清和具体化,通过澄清具体化,一方面收集资料,了解来访的家庭资料,个人成长经历,了解家庭教养方式对来访者的影响;另一方面找到来访者所在乎的,他的期待,他的资源。
“在他的世界里,他是对的”,进入他的世界了解他,“在哪里学的外星语?什么时候会说外星语的?平时会和谁用外星语对话?什么时候不会说外星语?……”。来访者的父亲和来访者是如何看待学校心理学校老师说他的心理问题的?同学们说什么,做什么会让他有情绪?了解他的压力来源,人际关系互动,从多角度了解来访者的问题。
挖掘来访者的宝藏,找到他的资源,在初中时如何帮助自己走出困境?现在情绪控制力变强是怎么来的?怎么做到的?……
像这样的来访者,平时没有人愿意听他说,所以,咨询师的倾听和共情,会让来访者感觉有人愿意了解,有人理解他。“倾诉即疗愈”,当他把自己内心的一些情绪、想法、感受表达出来的时候,或许他就会有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