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与同事代表部门参加公司的“安全、员工手册知识竞赛”,但初赛我们就被淘汰了。分析原因我觉得并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错了。
我们以为只要掌握题库里的知识点,就能对答如流,过五关斩六将,走上领奖台。所以赛前一周我们就开始准备了,大家分工合作,划分领域强化记忆。
下班回家就看书,写笔记,背知识点,仿佛回到了高中备考时代。比赛前,我们是胸有成足、信心满满,因为我们已经把知识点背得滚瓜烂熟,熟记于心。
但真正比赛时,我才发现之前的努力都白搭。
初赛有两种题型,分别是必答题和抢答题。第一轮必答题比较容易,各参赛队都能回答,比分没有差距。第二轮抢答题,核心在于“抢”,技巧在于把握按抢答器的最佳时机,只有掌握这个技巧,才能抢到答题机会。可是负责按抢答器的我,并没有掌握这个关键技能,空有满腹知识,却无开口机会,最后只能黯然离场……
这个经历告诉我: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产生效应,如果没有掌握核心技能,你的成长会很缓慢,甚至所有的努力都白搭。
2015年我以小白的身份加入公司的气排球队,那时的我激情满满,斗志高昂,我觉得只要够努力就能打好气排球。可是努力了一年,一传接不好,二传又不会传球,做攻手又扣不了球,扣出的球不是不过网,就是打出界。一年的努力都白费,球技没有得到有效提高。
带着疑问,2017年我继续参加公司气排球队的训练。这次训练我不再蛮力“努力”,而是认真听取教练和队员们给我的建议。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我的动作不规范,不标准,很僵硬。只有规范基本动作,加强基础功练习,才能打好球,提高球技。
我听取他们的意见,认真练习标准动作。但因打野球太久,那些不规范的动作已成了习惯,想要重新学习标准动作,难度就增大。
因此之前以为多打球多练习就是努力,然而没有掌握核心技能——规范基本动作,不仅努力白搭,还给后面的纠正增加了很多障碍。
我们做模具结构设计,组件报错很常见,特别是刀块组件。新手在解决报错时,想到的多是调参数,然而很多时候,光靠调参数是没有效果的,这样的努力对解决报错是白搭,因为新手没有理解组件的核心。
在一次设计过程中,刀块组件报错了,我试着解决问题,但依然解决不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请教黄师傅。黄师傅一看就能发现其问题所在,原来这个面比较奇葩,虽然它没有小洞小缝,又比体大,但是由于这个面的一个小曲面与它要修剪的体相切了,因而修剪不了。
黄师傅的解决办法是:把扫略出这个面的线光顺一遍,然后用光顺出来的线扫略出一个新的面,用这个面就可以修剪了,也就能解决问题了。
没有掌握核心技能,我们解决问题所付出的努力很多时候都是没有产生效果,白搭。但如果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核心技能,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这些技能、本领的学习就好比建房子,地基是核心,只有掌握好核心,才能在此基础上建设 “高楼大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