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傻了,医生说再发展下去就是老年痴呆。
母亲在电话里是这样告诉我的,如果一年前母亲这样告诉我,我一定会认为她在开玩笑。不过这次我是真的害怕了。
挂了电话,我躺在床上。电风扇呼呼的吹走了这个夏天少许的暑气,却丝毫没有吹走我的思绪。
今年刚刚打春我就回了趟老家,感觉老爷子已经变了一个人,不像以前感觉走路都带着风,身子骨也不硬朗了。说起来可笑,我哥给他买了部智能手机,不同于别的老人,他倒是很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然而在家那段时间,总是一天问我好几次“新闻怎么看不了了。”“打电话怎么没有声音啦。”“怎么没有图像啦。”
有时候真的被问得不耐烦了也发句牢骚:“跟你说了好几遍了,你怎么就是记不住。”他也只是嘿嘿嘿的尬笑个不停。
1
小时候最佩服的就是爷爷,爷爷在同龄人中是为数不多上过学的人。他不仅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能背出许多毛泽东的诗。
我的戏曲熏陶可能从很小就开始了,从我记事开始,就经常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他们俩爱好不多,经常吃完饭坐在电视前找那几个戏曲频道。年幼的我实在听不出来戏曲中唱的寓意,便呆呆看着他们俩一脸陶醉的表情。
在农村,时常有红白事,就请一些戏班子过来表演。戏班子唱的的越久,就说明东家越有钱。也是我们这个穷乡僻壤唯一的攀比之风吧,我记得最多的一次就是连续唱了八天。
这些戏班子吸引的主要是老人和孩子,老人喜欢听戏。孩子则是觉得热闹,稀罕。
爷爷和奶奶没少带我来这种场合。有时隔着几里地的村子有戏听,他也很愿意骑上自行车戴着我过去。
那时候,我曾经试着问过他为什么喜欢听戏。他笑笑含糊的说道;“人老了就喜欢听戏。”
对于他哪含糊不清的回答,使得我没有兴趣再追问下去。只是觉得戏曲就是老年人用来消遣和娱乐的吧。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这样。
2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竟然也喜欢上了这种年幼时最讨厌的艺术形式。
戏曲不同于电影和游戏,喜欢上它需要一个过程。当你真正能静下心来听上一段时,你才能感受到它那独特的魅力。
刚刚喜欢上戏曲的时候,哪时候的我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我听京剧,我赞叹它们那种悠扬且连绵不绝的唱腔,真正感受到了余音绕梁这个词语的含义。我听越剧,常常对那种唯美典雅,江南的灵秀之气唏嘘不已。我也同样喜欢黄梅戏的唱腔淳朴流畅,极具表演力。
只要有空,总忍不住想听上一段。当时还一度被周围的人嘲笑,我也反过来笑他们不懂艺术。
如今虽然没有那么痴狂了,但每每还是忍不住听上几段。戏曲能平静烦躁的内心,但有时候感觉它过于安逸,会使人都变得懒懒散散。
身在异乡为异客,只身在处于陌生的城市,能带心灵上的慰籍的东西很简单。有时仅仅是看见一辆车牌是自己家乡的号码都能使我兴奋许久。
有次下班时路过一个戏班子,唱的正是家乡的豫剧《穆桂英挂帅》。不自主的停下来,他们很卖力的在唱,观众却只有寥寥几人。一曲听毕,方觉得眼角湿润,原来早已泪目。
之后曾和他们聊了几句,得知他们并不是河南人。他们有四个年龄稍大些的和两个小伙子。虽然有些失望,但是听那两个稍微大点的说,他说他们年轻时候去过河南,他们很喜欢那里。也算是给我这个异乡人的一些感动吧!
有些东西我们总是喜欢的太晚,有些错我们总是犯过之后才会明白。
我喜欢曲,不仅仅是因为它能作为消遣。更多的是我敬佩那些老艺术家们的才华。若你去看它,发现它很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