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读书笔记与感悟
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究竟用了哪些教育法?(二)

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究竟用了哪些教育法?(二)

作者: 若熙读书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2-01-03 20:51 被阅读0次

不得不说,教育是有方法的,同时也是需要不断去学习与实践的。

今天看了《50种教育法》的第二章,教育的11个目标。先思考了下,你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备哪些素质?

我想我希望我的孩子具备以下素质:

1、善良且有锋芒、心中有爱

2、懂得感恩

3、人格独立、有主见、有思想

4、勇敢、自信

5、爱动脑、勤思考

6、喜欢沟通

7、有梦想

8、不怕困难、敢于挑战

如果想要让孩子身上同时具备以上所有素质,在教育的过程中作为家长的我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作者又是如何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送入了斯坦福,她培养了孩子哪些素质?

一、拥有梦想

孩子的工作就是做梦。教育,就是教孩子如何做梦。

作为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世界上有很多可能性,给予他实现梦想所需要的工具和知识,使他抱有朝着梦想大步迈进的勇气。并且教导他,即便遇到挫折,也要有重新站起来的气势,即便达成了目标,也要有不耀武扬威的谦虚。这,才是教育。

二、能自我肯定

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

人无完人。有优点,也有缺点。如果父母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兄弟或者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否定这个孩子的真实本我,他就很难有自我肯定的意识。从而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要给孩子树立“不需要勉强自己去迎合他人”的观念,做自己就好。

三、内心从容

内心从容的孩子,会为他人着想,重视自己。内心不从容的孩子,会产生嫉妒心,歧视心。

要想培养为他人着想,关爱他人,内心富足而从容的孩子,自尊心教育绝对不可缺少。

四、能发展自我才能

任何人与生俱来都有自己擅长的事。能自我肯定的孩子,会天真单纯地把自己的长处表现出来,让周围人看到。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仔细认真地观察孩子,给予孩子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孩子就会越来越自信,也不会羞于表现自己,就能很好发现孩子的个性与才能。

五、懂得“忘我”

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有所帮助,就能恢复自我肯定的能力。

大部分孩子都是通过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从而比较自信。由于某些原因,有时候也会导致孩子的自尊心很弱,即便如此,也不要放弃。因为自我肯定能力是可以恢复的。

就是通过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忘记了自己的自卑和一些负面情绪,结果确实也帮助到了他人,就会意识到自己原本拥有的优秀价值,自我肯定。

六、有颗感恩的心

现在的孩子都比较幸福,没吃过什么苦。但须让他们懂得,之所以能过上今天这样平安幸福的生活,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一定要怀有一颗感谢他人的心,对他人的帮助,不要忘记说感谢。

七、不被金钱控制

一定要给孩子做“金钱”教育。钱虽然很重要,但太依赖金钱就会被它控制。其实,即使没有钱,我们也可以拥有很多快乐。

比如:金钱就买不到爱情、友情、亲情、温暖、回忆等。要不被金钱所支配,才能愉快的生活下去。

八、有“出头”的勇气

其实,社会上是需要能够自由表达的人才。告诉孩子:不要为了让别人喜欢自己,去成为迎合别人的人。也不要成为“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人,就算被打击,做个“出头鸟”也要好的多。

九、不惧怕失败

要让孩子知道,“即使失败了,把它看做走向下一阶段的一个必经步骤就行。任何事都有其用意。

不要因为害怕失败就不敢去行动。

十、选择最难走的路

“迷茫的时候,选择最难走的那条路。”

比如:还有作业没做完,但又想看电视。哪样比较难呢?当然是写作业。这样一想就不会迷茫,写完作业再看电视。

想和别人打招呼但又不好意思…怎么办才好?当有这样的不知所措,也会想起“走难走的那条路”,主动打招呼。

要始终保持向上的姿态的挑战者精神,是成为世界通用人才的条件。

敢于挑战难事,即使身处恶劣环境也能忍耐,向着成功的目标不断顽强努力。

告诉孩子:“在做重要的抉择时,始终选择最难走的那条路”。

十一、懂得报恩

告诉孩子:人都是互相照应,互相帮助的生活着。

所以一定要对周围的人表达感恩和感谢。在自己有余力的时候,多帮助身边的人。但是在自己遇到困难时,也不要羞于开口向别人求助。不用觉得会麻烦别人,所有人都是彼此彼此哦。

看完之后,就了解了为什么“优秀的孩子永远是别人家的”,原来人家的父母也是如此的优秀。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都和一般家长不一样。

很庆幸自己早早的读到了这本书。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想要培养出更出色的孩子,就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新需求,才能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究竟用了哪些教育法?(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bx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