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经年雪白
——我读《芳华》
“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加知足。话虽然不多,却待人温和,原谅我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银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这是冯导电影《芳华》结尾处小穗子的那句旁白,电影已经落幕,可是我并未看懂其中其中味道,电影好评如潮,而我一头雾水,又读了小说原著严歌苓的《芳华》。一起走进红楼里的悲喜爱情。
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懂得珍惜善良,何小萍听到刘峰被下放离开文工团的时候,雨中的她竟然露出了笑容,此时的她特别的美,看到爱的人受到伤害,用离开的方式与整个文工团为敌。她懂得刘峰的善良,善良很难定义,至少以伤害自己为代价换取不伤害别人来定义的善良太狭隘。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它细致的描绘了人性复杂的心理。一旦发现他人落井第一反应不是救人而是观望,甚至是打开微信发个朋友圈的动态。“触摸”事件之后,几乎每个人都参与了批斗活雷锋的批斗会。此时的她们似乎忘记了以前所受的恩惠与帮助,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他怎么能那么做?他是被称为“雷又峰”的雷锋啊!他本就不应该有和我们一样肮脏的想法,他就应该是没有烟火气的。
林丁丁抽泣的说:“刘峰,他摸我。就是不能是刘峰,就是不能是他。”
有时我会想,如果我们的雷锋不是22岁就去世了,如果后来的雷锋也喜欢上了那个略带有烟火气味的女孩子,如果……我不敢想象下去了。如果那样是不是刘峰的下场就是雷锋的呢?就像电影《素媛》,小女孩为陌生的叔叔撑伞,最后却遭遇到了惨无人道的伤害。善良有错吗?为什么我们总是对无恶不作的人十分的忌惮呢?
为什么凡事要退让?因为我们是中国人?为什么我要助人?因为那是我们的美德?为什么我不抗议?因为我有修养?为什么我要偏偏做那么多事?因为我能干?为什么我不生气?因为不是在家里?
我有时候也这样的想,难道就因为我比你懂事我就要让着你?我比你有教养,我比你有自知之明我就理所应当的体谅你的情绪,体谅你的不懂事和没有教养,强制压着自己的不满吗?我就应该一次又一次的原谅你所谓的无心之失吗?我就应该不生气不愤怒和颜悦色的继续帮助你吗?
在这个世界上,有教养的人,在没有相同教养的社会里,反而得不到尊重,一个蛮横的人反而可以建立威信,这真是黑白颠倒的怪现象。无言以对也无话可说。
小说的结尾似乎是太过于残忍,一生为善的刘峰,就在婚姻失败之后还给那个她留够了退路,荣誉半生的刘峰最后却穷困潦倒到自己的车被扣。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危机的刘峰也还是毅然决然的用残喘的力气带着车队找组织。这样的刘峰,在生命终结之时甚至不愿意麻烦任何一个人。可就是这样的刘峰却连一个完整的婚礼都没有。我们好像是看惯了皆大欢喜的结局和完美的人物故事。可是这个世界上幸福的结局又有多少呢?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他有着令人憎恨也令人热爱,令人发笑也令人悲悯的人性,并且人性的不可预期,不可靠,以及他的变幻无穷,不乏罪恶,荤腥肉欲,正是魅力所在……”这是作者严歌苓缅怀他们那个时代的青春感言与人性思考。
是呀,青春的美好是为了更多更好的遇见。红楼里的芳华结束了,刘峰和小萍这一代的青春也已经落幕了。20岁的年龄有时候我也会怀念青春,18,19岁的年龄可真好啊,高中的感情纯粹且单一,满足且充实。
在这个没人理解善良的21世纪,一个个花季的生命因为钢筋水泥筑起的围城而失去了生命的色彩。我们又该做什么?被中国人视为美德的善良却让更多心怀不轨之人拿来利用。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在那么多的危险和不测面前该怎么做?
这世界上的恶人千姿百态防不胜防,愿你一颗初心,胜过繁华万千。
END
千里之外❤
与你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