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记忆中,妈妈每天晚上看着月亮给我唱起:“月婆婆,明晃晃,开开楼门洗衣裳,洗的白,浆的白,妈妈夸我小好孩。”我们一群孩子跟着唱起来,欢笑声在小院里回荡。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童谣优美的旋律在回荡,那么温馨快乐,成为我们最美的回忆。我想,童谣里是蕴含智慧的,要不我们为什么会念念不忘呢?更多的时候,它成为了人生成长的某种力量,照亮着我们,只是我们未曾察觉罢了。童谣在一代一代人中传递着,在一代一代人中间丢失着,我们现在很少或者已经不会给自己的吟唱童谣了。我就网上购买来一些儿歌童谣的书,搜索与儿歌童谣有关的文献资料,为开设儿歌童谣课程做准备。
搜索童谣的历史:先秦是整个中国文化的源头,那么可以说最远古的神话歌谣就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源头,那里有着远古先民的心智,蕴含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周作人在民俗研究里认为:人类的早期即童年,是与远古先民有某种相似性的。童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始脚本,一个民族需要理解民族文化,就需要了解歌谣神话,一个人要了解自己出发的地方,同样需要理解童谣。著名儿童学家、首都师范大学金波教授认为,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童谣通过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非常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
我迫不及待的要开设儿歌童谣课程了,低年级孩子更适合这种朗朗上口,有趣好玩的儿歌童谣。所以,我们全班购买了曹文轩和陈先云主编的《读读童谣和儿歌》这套书四本,作为课程的教材,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我们这个课程开设有一学期了,效果很好,很多家长反映,孩子特别喜欢读,识字量大大增加。下面就课程目标、课程开启设计和课程内容与大家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