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烨子
-1-
近日,公司质量部一个同事要离职。本来,离职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对这个同事,还是忍不住想说几句。
为什么?我想先试着采用倒叙的方式把事情的经过简要梳理一下。
月初,她先口头向部门负责人提出离职,然后找我,提出离职(因为我在公司分管人力资源),我没做挽留,因为觉得已经没必要,因为这个月正好事情比较多,所以,和她约定好,做到月底,把这一个阶段的事情做完。小姑娘答应了。
没过几天,跑来找我,说新公司要求她4月20日前入职,要不就不考虑录用,重新招聘新人。于是,希望公司能让她在20日之前离职,我和她部门负责人沟通了一下,觉得20日左右阶段性工作基本能完成,所以,尽管公司也有规定离职要提前一个月书面申请。但本着为她考虑,也就答应了,同意20日左右走。
前天晚上,在公司食堂用餐,遇见我,她又改口了,说下周回家有点事情,想做完这周(也就是4月13日)就不来了。
说真的,我有点恼火,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需要这么三番五次更改时间吗?所以,没说行还是不行,让她直接和部门负责人沟通。
再往前,临近2017年春节的时候,她提交了辞职报告,说过完春节就不来公司上班了,官方理由是辞职回家复习考研,因为是首次提出离职,本着为公司和其个人利益互赢的考虑,我找她进行了长达近2小时的谈话,用我学过的生涯规划知识和她一起梳理她的个人现状,未来的职业规划,真心实意站在她的角度帮她分析医院、药企、读研等各种目标选择的利弊,让她看到自己考虑不周的地方,最后,她经过几天考虑后,觉得我分析的比较客观有理,收回了辞职报告,决定留下来,边工作边复习准备,实在不行到临考前几个月再辞也来得及。
哪承想,春节回来才一个多月,出尔反尔,提出离职,且不断要求离职日期提前。心里真的很不爽,感觉好心都喂了狗。
而这个同事,包括实习期在内,在公司任职的时间也才一年余,2017年7月大学毕业,毕业前在公司实习了半年,中间回学校写论文、答辩,办理毕业事宜请了几个月的假。回校期间,公司问她毕业后来不来公司上班,她也是一会说来一会说不来,简直如儿戏。因为公司质量部人手比较紧张,也念及她刚入社会,对职场很多规则还不是很清楚,最终还是选择接纳了她。
可未曾想,这小姑娘最终还是这么快就选择了离职,而且把离职这个事情办的这么不靠谱。
-2-
她的离职,促使我自己反思,工作10多年,我自己也换过几个公司,但是,我从未如此出尔反尔,相反,我还曾为公司考虑,将自己的离职时间一推再推,记得我在上一个企业,年初就提出了离职,但由于自己负责的一个项目还未结束,最后一直延长了大半年才离职。哪怕再难坚持,我也至少会按照公司的规定,写好离职报告后一个月才离职,记得大学毕业没多久在老家一个酒店上班的那段时间,由于做自己不太擅长的工作,加上公司人事内耗,身心俱疲。短暂的半年后,我提出了离职,但我仍然坚持了一个月,站好最后一班岗。也或许正是这一个行为,尽管我人离开了,但前同事依然念及我,数次邀请我回去任职,包括我现在的企业,也是老板数次邀请我,权衡再三我才回来。
我无意自夸做的有多好。也不是刻意如此,只是本着自己的原则这样去做。
但是,针对这个小姑娘的离职过程,我想说几点建议。或许对职场新人有一定帮助。
1、离职,人走了,但影响带不走。糟糕的离职可能会让你丧失很多潜在的机会。领导和同事不一定记得你平时的表现,你最后离职时刻的表现,印象却会很深刻。你的离职处理不好,让你的上司或者同事拉低对你的评价,那么,你的上司如果今后跳槽,有好机会,也基本不会考虑你的,因为你基本已经进入黑名单,比如,我说不定哪天就换了一个企业上班,如果有合适的岗位空缺,我肯定不会考虑这个同事,因为我不想再被人打一次脸。
2、你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你的历史。你的新东家可能会对你进行背景调查,很可能HR电话会打给我,无论你的上司或HR,对你的情况进行了解,如果打给我,虽然说人艰不拆,我不会给你低分评价,但我想不会给予太高的评价,如果你不幸遇到一个不太善良的上司给你差评,那对你今后的职场其实也是有负面影响的。因为,新公司无法从未来判断,只能从你过往的历史来判断,谁都担心历史又再重演一次。
所以,窃以为,即使要离职,我们也应该尽量做到优雅地离职,给公司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无论如何,公司提供了一个平台给我们,我们在这里拿到一份薪水,获得了成长,经验也好,教训也罢。
-3-
1、站好最后一班岗,同以往一样甚至比以往更加用心对待自己的工作,给上司、同事乃至HR留下好的口碑,也给自己未来创造更多潜在的机会,越到高层会越发现圈子很小,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
2、不抱怨,不要发泄心中的不满,。有一些朋友觉得平日里在公司受尽委屈,老子今天要走了,所以好好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到处散布公司的不是,个人认为,这其实不是一种聪明的做法,既无益于解决任何实际的问题,也无益于提升自己的形象,反而影响到尚在公司工作同事的心情。悄悄地我来了,悄悄地我走了或许是更好的离职方式,尽量低调一些,即使有不知情的同事问起离职的原因,也尽量少说或者不说公司的不是,而尽量多说个人的原因离职。
多年前大热的电视剧《古惑仔》里有句经典台词: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以前不太懂其中的意思,这些年来,我越来越相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