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母亲家小聚会,难得老弟回来陪母亲。侄孙也过来了,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侄孙刚1岁半,比较黏父母,有点寸步不离父母视线,否则就哭。也不懂是天生的,还是父母太宠所致。
我的侄媳妇感叹到,自从怀了娃,就没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
人生在世几十年,最天真无邪的是儿童时期。接着学生时代,忙于学习也是无忧无虑的,大学期间是最舒服最美好时间。工作了忙于生计,如果没结婚还是比较自由的。结婚没娃阶段比较浪漫。但一有娃后,一辈子都在为娃操心、担忧。
侄媳还说:“快熬出头了,等小孩2岁多就送他去幼儿园。”
我们笑了,万里长城才是第一步,做父母以后累更多。
孩子幼儿园阶段,父母有点自由支配白天短暂时间,到了孩子上学期间,孩子累,父母也累。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抓娃从小开始”等等,带着孩子上各种兴趣爱好班,说是孩子爱好,我看多数是父母美好愿望。
我是过来人,就体会到了,从儿子五岁半开始学小提琴,由于小,回来我还得教,逼着我这个五音不全的母亲去自学五线谱,再学小提琴,一点点教。上小学了我说不学了,孩子又说学,找各种私教,每周一晚上我骑着单车载他陪着去上课,小提琴都随着孩子年龄换了五六把。还有画画,也是要陪着去,想当年我的副高英语复习就是在他的画画课堂上坐在后面学习的。现在儿子大了,什么都忘记了,好像也不会了,就得一点乐感不错,唱歌很好听。
还有就是给孩子找的课外学习不对也是不行的,不要以为贵就是好,以前给儿子找外教学英语,每天很开心玩游戏,结果他学校考试却不行,只得口语好点。
女儿钢琴是父亲教的,省得外出麻烦了。
每当小孩拿一个奖状回来,做父母的高兴得很,其实回想起来没什么稀奇。
听同事讲,要给孩子开阔眼界,每年带孩子外出两次。其实带低年级小学生外出真的没什么意思,到某地看看动物,玩玩游乐开心。如果大了问他那个城市怎样,他没印象。这都是大人想玩。
有了孩子,去哪都得带着孩子,孩子就是父母的中心。
那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也是无奈的,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必须去工作,毕竟让他们在城里一下买房子是不可能的,孩子读书也是很难。
有了孩子就没有这么自由了,一辈子都心心念念着,就算孩子现在大了,工作了,也是要关心担心的。也许有一段时间父母可以自由一点,可是等孩子结婚生子了,又得忙孙子。等孙子大了,我们真正地老了,七八十岁走不动了,这一辈子就这样。
父母就是有操不完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