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游天下(720)安陆白兆山

文游天下(720)安陆白兆山

作者: 石岩磊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4-23 05:59 被阅读0次

    公元725年,24岁的李白开启了他的“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旅,其从四川绵阳出发,沿长江一路东去,游历了重庆、奉节、宜昌、武汉、南昌、庐山、南京、扬州等地,两年后经河南折返至湖北安陆,在白兆山定居了10年,并娶妻生子。

    李白的结发妻子是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紫烟,其出身名门,知书达礼,而对于她的容颜史籍没有记载,想必相貌平平。李白看中的是许家的门第,意欲借此跻身上流社会,所以即使是入赘也心甘情愿。夫妻二人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并育有一儿一女,可过气的许圉师已无法助推李白飞黄腾达,以实现其“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宏图大志。

    李太白的牢骚之语也就难免见诸笔端,如“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投躯寄天下,长啸寻英豪”“富贵吾自取,建功及春荣”。同紫烟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后,诗仙便开始以安陆为根据地云游四方,他西出长安,北上洛阳,东游南京,足迹遍布半个盛唐,在畅游间创作出《山中问答》《蜀道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将进酒》等百首诗作。

    李白在有酒有游的日子里自然快乐似神仙,可独守空房的许紫烟肯定无比凄楚,诗仙对此也心知肚明,这从《赠内》诗中可一目了然:“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习惯于浪迹天涯的诗仙不可能宅在家中,他依然吾行吾素四海为家。可怜的许氏愁肠百结,于738年抑郁而终,李白随即带着一双儿女搬离了许府。

    “酒隐安陆,蹉跎十年。”李白用此诗句来概括这段生活,然而其言未必与实情相符。许家不仅将千金许配给他,而且提供了优渥的物质条件,只是诗仙志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富足平淡的日子支撑不起他的雄心壮志,李白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了远方,但安陆却始终以他为傲,白兆山更是没有遗忘他。

      山上留有白兆寺、桃花岩、李白读书台、太白堂、太白林、绀珠泉、洗脚塘、洗笔池等18处遗址遗迹,还兴建了国内面积最大的李白纪念馆、世界最高的花冈岩李白石像,以及全国汇集李白诗最多的长廊。这些创记录的建筑无不彰显着李白的伟大与崇高,可它们似乎都淡漠了许氏的存在,她面对的是“日日醉如泥”的丈夫,她得到的仅是一句轻描淡写的安抚之语“何异太常妻”,何其不幸,何其可悲。人们在安陆寻觅诗仙足迹时,多么希望能欣赏到日照“白兆”生紫烟的胜景啊。

    2023.4.24

相关文章

  • 春游白兆山

    《春游白兆山》 山名曰白兆 终待太白游 酒隐安陆府 蹉跎十年久 诗心怎经世 功名不爱酒 花因字飘香 情生名句留 ...

  • 安陆的白兆山

    5月27日,端午节的最后一天! 老周提议带我去白兆山看看! 八点半从家出发过早,外面早餐人多杂乱,没有胃口,当然家...

  • 游白兆山

    1 登白兆山 我登白兆山,访我祖诗仙,脚下似蹬云,心中起层烟。 2 白云泉记事 日出山坳里,风生泉林边,署日生凉意...

  • 登白兆山

    《登白兆山》 携友登临游碧山, 曾...

  • 暇情逸致篇《昔闻谪仙隐安陆》

    《昔闻谪仙隐安陆 》 鱼沉渊 昔闻谪仙隐安陆,白兆山居醉酒筹。 斗酒一杯诗百篇...

  • 李白:十年酒隐 安陆碧山

    大年初三,游玩安陆碧山(即白兆山),参观李白纪念馆,拍摄整理,归纳撰写,简谈一二。 一 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 李...

  • 白兆山,李白的第二故乡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湖北安陆白兆山,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这也是醉仙李白曾隐居十年之久的地方...

  • 桃花源里的问答

    公元七二七年,年轻的李白来到湖北安陆,一脚踏进秀丽的碧山(白兆山),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 这里山峦叠翠,花树如仙...

  • 安陆仙踪

    安陆的春天到处张扬着碧绿与翡翠。上白兆山,车只能开到半山腰,安步当车,我们必须步行爬上去。 唐开元十五年,经孟少府...

  • 文游天下(479)珏山

    文/石岩磊 “珏”指合在一起的两块玉,山西晋城的珏山是因为其酷似一对并肩而立的碧玉得名,当地人还给予它另外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游天下(720)安陆白兆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pejdtx.html